如果按照常規思路來說,“靈氣維度論”,實在是一個沒什麼卵用的模型。
因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之下,它都能夠與“能量指數”這個概念劃上等號。
也就相當於額外劃出了一個維度,表示“能量指數的大小”而已。
如果硬要說的話……
最多也就在影象上更直觀一點而已。
但王崎卻在思考另一件事。
如果在弦論的圖景之下,靈氣是一個維度……
那它應該有“就是一個維度”的道理。
日常使用的話,“靈氣維度論”和“能量指數論”基本可以等價。
那麼這兩個模型的差別,是在極端條件之下嗎?
“也就是說,真炎神其實是在改變靈力維度的運動,而不是利用某種手段將熱運動轉移走?”王崎思考片刻。
硬要說的話,這倒也有點道理。
這麼說來,他當時覺得真炎神功法和深空道很像,卻又有所不同,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深空道是改變熱能在時空上的分部,或者說,改變物質的分部,攤薄或匯聚熱能。
只不過,根據熱力學定律,攤薄總比匯聚要簡單。
所以,深空道一般都是以“寒意”來表示的。
卻不似真炎神那樣,能夠做到“無限吸收熱能”的做法。
如果將真炎神的手段解釋成“熱能在另一個維度上的轉移”,那就說得通了。
從三維空間的角度來看,分子運動減少了很多。但是,如果納入靈維考慮,分子損失的“靈維勢”其實並不大。
至少,不需要多麼繁複的法術,就可以實現這種事情。
這比任何一個模型,都更貼合現有的熱力學理論。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東西也是可以成立的。
而王崎更關心另一件事。
靈力維度論在弦論之中扮演的角色。
是某個弦論預言的條件下,靈力必須當做維度來處理,所以才能成立?
王崎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偶爾,物理學也就是這樣。
比如說相對論最著名的公式,&nc^2。
最開始的時候,地球上的理論物理學家並不覺得這個公式具有實際的物理意義。
反倒是那些實驗物理學家實際的發現了裂變與聚變的時候,才給予這個公式一個強有力的解釋。
基本上,關於核物理的課本,多也就在緒論上提一提這個著名的公式,正式內容中,量子力學的成分比相對論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