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或許我是時候和大家談談這本書了。
在開書之前,編輯就和我說過,我這本書是小眾題材,建議我換一個。
一個題材對成績的影響是很大的,大眾能確保下限,而小眾,無論是讀者池的積累,推薦曝光的效果,都遠遠差於大眾。
那些面板、系統、簽到、長生流等等,吸量能力都遠遠大於我這種說不清的小說。
當編輯建議我換一本題材時,我做了很久的內心掙扎,我其實也可以寫一些另外的題材,哪怕我不擅長,但成績也會比這本好,大眾題材就是有這樣的威力,可以輕易壓倒我擅長的這個題材。
但最後,我還是決定寫這本書,因為有些故事在我腦子裡構思了很久。
它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在某天突然冒出來的,而是在我玩《密教模擬器》,玩《腦葉公司》,看A島動物園規則時,慢慢湧現出來的靈感,這些單獨的靈感在長期的積攢下,最終匯聚成了一個想法。
就像看網文的人,最後會冒出寫網文的想法,執著於此類題材娛樂的人,必然也會陷入其中。
當玩的遊戲越多,看的類似的文字越多,想法也就越多,我實在沒辦法讓他積攢爛在腦子裡,即使現在不寫,今後也一定會寫。
而且,誰說我這樣的積累就一定會被辜負?網路這麼大,同好雖少,但也能遇得到。
於是,我動筆了。
大腦中早就構思好了完備的大綱,也做好了讓想法更加網文化的準(很難完美切入網文,也有一部分檔案的原因,網文以故事為準,過於複雜詳細的檔案其實並不適合寫進書中)。
我從一開始就做好了遭遇滑鐵盧的準備,而事實上我也的確遭遇了滑鐵盧,本書的首訂是173,基本上是老作者該果斷切書的水準,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
後來,每天均訂慢慢增長,如今終於到了有資格拿全勤的水準,這算是我寫這本書以來,唯一的欣慰吧。
從開局到現在,我就一直按部就班的,在主線上按照我早就設定好的大綱寫,自然的埋好每個伏筆,剋制地訴說著每個配角的秘密,抑制住我身為作者那旺盛但不必要的傾訴欲。
從名字,從夢境,從每個我能想到的細節,我將前後相關的事物相連,以確保一切完整。
從開書到現在,收到了許多好評和誇獎,令我很高興,讓我像打了雞血一樣,對本書的未來充滿信心。
但成績是冰冷的現實,現實就是我上的每個推薦都和沒上一樣,即便是限免也是如此。
編輯跟我說:“如果這次限免效果還是不理想,那大概也就這樣了,有沒有下次全看這回了。”
是的,大概也就這樣了,殘酷的現實讓我沒有指望,限免沒有給我帶來任何助力,收藏的漲勢墊底不說,後續的訂閱增長近乎為零。
自然,訂閱不好,收入自然也讓人頗具壓力。
我是全職,之所以走上這條路,也是因為當初的機緣巧合。
我的學歷不高,最適合當進廠打工的牛馬,或是電銷客服崗位上的螺絲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