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該使用者釋出文章的部分原文: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的世界並不是普世宣傳中的星球,而是一個莫比烏斯環,但接下來我依舊會將其稱之為“地球”。
我所處的教派在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地球的形態生成原理和地球對物理現實的部分限制,在直接說標題主題之前,我有必要給沒有任何基礎常識的看客科普一下我們這個莫比烏斯環的地球。
想要製作一個莫比烏斯環很簡單,將一條長長的紙帶扭轉一次,頭尾銜接之後,最簡單的莫比烏斯環就製作完成了,這個環形結構的東西沒有正面反面之分,因為它沒有明確的界限。
只要沿著紙帶的方向一直往前移動,那麼就會隨著曲面的弧度從原本紙張的正面來到背面,然後再從背面來到正面。
那麼,如果除了這種一直往前走的方法,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直接從正面前往背面呢?
有一個顯而易見的方法,那就是穿越邊界。
現在這個世界的交通一般都是在莫比烏斯環的面上移動,沒有一個是直接越過邊界翻轉到另一邊的,所以我們教派進行了嘗試,一路向莫比烏斯環的側面邊緣一直移動,最終抵達了世界的邊緣。
這一行為在沒有經過專業學習的看客想象中,應該是很普通,很容易辦到的一件事,你們現在或許在現實中已經做好了一個簡易的莫比烏斯環,覺得想要達到環形紙帶的邊緣,只要朝著紙帶的長邊垂直移動,就能以最快的路線抵達了。
但這種想法是錯的,因為大家把一些普世科學當做了前提,很多人(包括知道地球是莫比烏斯環的眾多超凡者)都沒有深入思考過我們為什麼能站在地球上。
普世科學中講的是萬有引力,所以我們能腳踏實地地站在地球上,並且這個理論在絕大多數環境中都適用,但現實是我們腳下的這個莫比烏斯環或許並不是一個實體,只是一大堆山川、海洋、河流,黏在了一個沒有實體的莫比烏斯環上,讓它有了表面的實體。
這說起來或許有點兒抽象,但請想象一個透明膠帶,一個正反面都有粘性的透明膠帶,把這個膠帶扭曲成莫比烏斯環,然後在膠帶上黏上許多灰塵,砂礫,而這些灰塵砂礫就是我們所生活的真正的世界,是存在的實體,而吸附這些實體的本身,也就是膠帶,請把它想象成無形的,或者說是一張絕對不可逾越的屏障。
是了,現在你們知道世界邊緣的盡頭,並不是大地的盡頭了吧,因為我們所處的地球,這個巨大的莫比烏斯環上並不是處處都黏上了實體的大地,當我們在膠帶上行走至灰塵的盡頭時,前方就是一塵不染的膠帶本身了,我們沒有了現實的立足之處,而這裡顯然還不是膠帶最邊緣的地方。
所以說,抵達這個地方是很難的,我相信即使是管控局都沒有人抵達過,我並不是質疑管控局的實力,而是因為沒有傻子會耗費大量資源去作這種意義不明的事,管控局作為超凡警察,更不會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或許他們也在研究,但我保證投入的資源肯定遠遠不及我們教派,億萬富翁可能會拿出一百萬來投資微不足道的小專案,但我們傾盡所有,拿出的是一千萬……差不多就是這樣。)
這涉及到我們的核心機密,總之我們抵達了莫比烏斯環的邊緣,終於得以對翻越邊緣進行嘗試,然而我們失敗了。
就像現實製作的莫比烏斯環的邊緣極薄極薄,世界邊緣也同樣如此,這大概是世界上最鋒利的地方了,當你試圖越過那條翻轉的邊界,你會被一分為二,就像踩在無比鋒利的刀鋒上。
並且這不是簡單的一分為二,當你越過去時,身體的每一部分都要從概念上從邊界“走”過,所以覺得像鳥一樣飛過去,不觸碰邊界,是不可能的。
總之,嘗試的結果是,你的身體會以小於原子的層面被切成無數薄片。
物質的確可以過去,但過去後究竟是什麼狀態,我們無從得知,因為我們沒有路線前往對應另一側的世界邊界,我們教派耗費多年得到的就是這麼一個殘酷的結果,雖然我們還會繼續研究地球,但恐怕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結果了。
然後,前提已經說完了,現在終於到了標題相關的主題——人世支柱。
請不要覺得我之前說的都是廢話,因為我接下來還要提到關於地球地理的事。
在我們探索了世界邊緣之後,我們中很多人出現了一些想法,那就是這個世界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還是說,它是被扭轉成這樣的。
或許地球本來像一條平直的紙帶,但在某種力量影響下變成了一個莫比烏斯環。
這是有可能存在的情況,但需要一系列探索和驗證,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最終真的找到了證據,一個無可抵賴的證據,那就是紙帶頭尾相接的連線處。
一個深邃貫通的峽谷,縱橫整個世界。
你們一定會問,既然這個連線處讓頭尾相接了,那應該很容易發現才對,因為環遊世界一定會路過這個連線處,但為什麼這麼久了都沒有人發現呢?
沒錯,因為在這個峽谷上還有大地,也有城市,並且絕大部分都被十分緊密的連線在一起,擋在一條縫隙上鋪滿泥土碎石,那你肯定想不到底下的地面其實是分開的兩個整體。
而我們之所以能找到那個峽谷,也是因為連線處正在斷裂,被一隻奇異的巨獸不斷切開,我們把這個巨獸叫做海膽章魚。
雖然聽起來好像是一個不怎麼樣的異常體,但當你知道它正在做的事,就會改變看法了。
而之所以我們把它叫做海膽章魚,僅僅是因為它的外觀和這兩種生物有共通之處罷了,事實上它並不是海膽也不是章魚。
它渾身上下一片漆黑,非常油亮,有著成百上千條像海膽尖刺般長長的肢體,但這些肢體又像章魚觸手般靈活,因此我們取名為海膽章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