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遠中學校門口擠滿了開學送行的家長,林之亦一出現就成了大家的焦點,雖然報紙上的照片有些模糊,和真人有不少差距,但他還是被很多同校的學生認了出來,特別是那些女同學,個個像見到了電視裡的偶像一樣。
就連在校門口值班的老師都對他異常的恭敬,“林之亦同學,歡迎你來到志遠中學,開始新的學習之旅。”他只是禮貌地點了點頭,示意他知道了,便繞開老師去了學校教室。
其實他對學習並沒有多大的興趣,這一切只是為了讓父母繼續支援他的音樂愛好,他覺得,周圍的那些人無趣極了,不管是上課的老師還是嘰嘰喳喳的同學。開學第1天,老師就問大家的夢想是什麼,他們不是想賺多少錢,就是想做多大的官,或者是一些世俗上的東西,老師問到林之亦的時候他沒有回答,只是假裝心中沒有想法的樣子,老師也沒有特別的為難他,就讓他坐下了,其實從初二那年他心裡就有一個堅定的目標。
林之亦有個表哥,中文名叫什麼記不清楚了,只知道父母一直在家裡稱呼他為Steve
,這個名字是他為了留學而取的英文名。21世紀之初的時候,內地城市去國外留學的風氣剛剛興起,有錢人的家庭或者是精英分子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去國外深造。
林之亦的表哥很為這個英文名而感到驕傲,初二那年的暑假,林之亦的表哥Steve
也正好去美國繼續讀研究生。父母帶著他來到伯父家為表哥Steve
送行。Steve
在美國學習的是法律,伯父寄希望於他能在美國考取美國的Ba
,畢業後到中國來發展國際業務,他和父親侃侃而談,言語神情間都對錶哥寄予了深切的希望。
轉眼看看成績優秀的他,父親表面說林之亦現在還小先不談,可林之亦心裡知道他們嘴上的避而不談其實是為了一場對自己更大的培養計劃。
他對這一切感到厭煩,跟著Steve
來到他的書房,Steve
對小小的林之亦不是很想搭理的樣子,就把他打發到一邊,自己對著電腦,看起了文獻。
Steve
的房間,充滿了少年感,有吉他,有各種流行音樂,他還有一排五顏六色的CD,在那個年代,CD還是傳播音樂最有力的媒介,他看到了周杰倫,看到了***。這些人的音樂他都聽過,在同學之間也頗為流行,但他就是覺得無趣,直到他看到了一個一絲不掛帶了一條紅色領帶的男人,和一群頂著爆炸頭,在旁邊為他歡呼的男人。林之亦被這張CD深深吸引。封面上寫了一個很簡單的英文字母,叫QUEEN,《G
eatest Hits》。
之後林之亦才在網路上查到,這原來是鼎鼎有名的,英國搖滾樂團,皇后樂隊。開啟表哥Steve
的CD機,戴上耳機沉浸在皇后樂隊的音樂裡,這張專輯收錄了皇后樂隊80%的經典樂。從波西米亞狂想曲到we a
e&npio
,每一首歌都深深地震撼到了那時的林之亦。他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在中國組一支像皇后樂隊一樣偉大的樂隊。
這就是他的夢想。
他原以為母親是自己身邊為數不多願意傾聽他聲音的人,可是當他把這個夢想跟母親說的時候,母親卻以為他在說個笑話,就像所有的年輕人,小時候都喜歡站在舞臺上出風頭吸引女孩子,母親也以為他的夢想只是年輕人的一時氣盛。聰明的林之亦知道再說下去也是無益的,他就把這個夢想,深深的埋在心裡,直到有一天,當他親自證明他自己的時候,周圍的人可能就會明白了吧。。
整整一天的時間,他就被天才少年這4個字壓得感覺喘不過氣來,同學都用一種異樣的眼光打量著他,或者與他保持著刻意的距離,他也感覺十分地不自在,就埋頭於學習,然而書本上的內容是這麼的淺顯,他隨意的翻看了一遍,就掌握了高一第一學期整個數學教材上的內容,他覺得無趣極了,好希望能跳過每一堂課,去音樂教室彈琴,不管是什麼譜子,或者是彈皇后樂隊的譜子,或者是巴赫,莫扎特,肖邦,貝多芬,從古典談到流行從搖滾談到朋克,這才是把生命用在了有意義的地方。
然而他不行,他只得忍受著每一分每一秒珍貴的時間被無聊的課堂奪走,英語老師蹩腳的英文,語文老師敷衍的讀課文式的教學都讓他覺得不耐煩極了,而表面又要表現得很尊敬的樣子。他不明白為什麼還有人,仰著頭認真地在學習,這些無聊的知識,如果他們願意的話,給他10分鐘,就能把整個學期的教學內容都梳理一下。
但他不能這樣,毫無遮掩地表現出來,因為母親也教過他什麼叫做謙遜。在中國,毫不掩飾地表現自己,鋒芒畢露,是會遭到周圍人的嫉妒的,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雖然父親也是個很聰明的人,但在彙集了中產階級高階智商的律政界,他之所以能比別人走得更遠,就是他懂得什麼叫做低調。這點也是林之亦的父親經常在餐桌上向他提起的,低調就代表著不要輕易與眾不同,低調就代表著要表現得像別人一樣,對大家決定要做的事情持贊成意見,只能在沒有人關注的時候,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的想法也不能隨意的說出口,免得被別有用心的人曲解,落下口實。
好在周圍的同學將他的這些不屑於,不耐煩,當作了一種高冷,一種學霸專屬的高冷。老師們也善於利用林之亦的教養,時不時地喊他來書寫板書,林之亦微笑著點頭答應,一筆一畫工整地寫好整個思路,花了僅僅幾分鐘的時間,他心裡覺得煩透了,但卻得到了所有同學的掌聲。他想說這些無聊的知識點對他而言是多麼地微不足道,總有一天他要用音樂來征服下面的所有觀眾。
在新的學校裡,他仍舊如之前一樣不與陌生人交流,也沒做交什麼新朋友的準備。對他而言,朋友不在於數量,而在於是否能真正地相互理解。他曾有過個這樣的朋友,可惜今年暑假的時候也去了美國。
母親給他新找了個音樂老師,是上海音樂學院的退休教授,老家在珠城,老了就想落葉歸根。再靠輔導學生彈彈琴,彌補點平時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