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大驚,慌忙下馬,拜於道路左側。陳留王以言撫慰董卓,自初至終,並無失語。董卓暗奇,已懷廢立之意。是日還宮,見何太后,俱各痛哭。檢點宮中,不見了傳國玉璽。
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董卓出入宮庭,略無忌憚。後軍校尉鮑信,來見袁紹道:“董卓必有異心,我們必須將其除掉。
袁紹回應:“朝廷新定,不可在動刀兵。”鮑信見袁紹不同意,又拜訪王允,同樣說道。
王允回道:“且容商議。”
鮑信失望不已,自引本部軍兵馬,朝泰山去了。
董卓誘拐何進兄弟部下士兵,盡歸掌握。私下對李儒道:“我想廢了少帝立陳留王為帝,不知文優覺得怎麼樣?”
李儒回道:“主公,今朝廷無主,若想廢力,應當早做打算,遲則有變。明日於溫明園中,召集百官,昭告廢立之事,有不從者皆斬,還怕他們不聽從主公之言嗎?。”
董卓大喜。次日大排筵會,遍請公卿。公卿皆懼董卓,誰敢不到。董卓等百官都到了,然後徐徐到園門下馬,帶劍入席。酒行數巡,董卓高聲道:“我有一言,諸位靜聽。”
眾人懼怕董卓,噤若寒蟬。
董卓道:“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陳留王聰明好學,可承大位。我欲廢帝,立陳留王,諸位有什麼意見?”諸官聽罷,不敢出聲。
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於筵前,大呼:“不可!不可!天子本是先帝嫡子,又無過失,豈能妄議廢立!你想篡逆嗎?”
董卓怒視,見是幷州刺史丁原。董卓怒叱道:“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拔出佩劍想要斬殺丁原。李儒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李儒急忙向董卓進言道:“今日飲宴之處,不可談國政,來日在談此事不遲。”眾人也勸丁原離去。
董卓問百官道:“我所言,難道有錯嗎?”
王允道:“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宮;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餘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今上雖幼,聰明仁智,並無分毫過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霍之大才,何可強主廢立之事?聖人云: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董卓大怒,拔劍向前欲殺王允。
侍中蔡邕、議郎彭伯諫道:“司徒海內人望,今殺害,恐怕天下會震動。”
太尉楊彪道:“廢立之事,不可酒後相商,另日再議。”
於是百官皆散。董卓按劍立於園門,忽見一人躍馬持戟,於園門外往來馳驟。董卓問李儒:“此何人也?”
李儒回道:“此人是丁原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主公須暫時避讓。”
董卓乃入園潛避。次日,人報丁原引軍城外搦戰。董卓怒道,引軍同李儒出迎。兩陣對圓,只見呂布頂束髮金冠,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系獅蠻寶帶,縱馬挺戟,隨丁建陽出到陣前。百镀一下“三國霸業天下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