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日後,劉秀的叔父趕到。與劉演兄弟商議後,決定將劉欣的靈柩運回蔡陽安葬,劉氏孤兒寡母也一同回去。
這都是無可厚非的事情,耿小凡也明白,這正是“歷史”的程序。二十年後,劉家兄弟會在蔡陽高舉反莽大旗,劉秀會在眾多起義軍中異軍突起,完成“歷史”交給他的使命。
自己能幫他的不多,也只有儘可能把那本書的內容教給他,這或許會成為他日後征戰過程中的一盞“指路明燈”。
對於這本書,耿小凡也基本上有了自己的推測。李少君穿越而來,老而不死,無聊之際,走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
他根據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識,彙編了一本圖冊。這本圖冊很有可能也藏在平樂山的山洞裡。
至於嚴君平為什麼會把書“送”給劉秀,有可能是李少君留下了“吩咐”,也可能是莊君平真的看出劉秀身上的“天子氣”。
無論如何,這件事只能到此為止了。耿小凡不敢,也不願意過多介入其中。萬一真的“惹惱”靜嫣妹妹,她不一定還會給自己出什麼難題。
離開濟陽,耿小凡緊急追趕菲兒的“大部隊”,耽擱了十幾日,她們差不多應該已經到中山國了,真不知道衛玄見了這些人會有什麼感觸。
可惜,衛玄再也見不到這些人了!
還沒進中山國,耿小凡就感覺有些異常。路上流民不斷,似乎都是從中山國逃出來的。
耿小凡攔住幾人,仔細打問。
這一問,把他嚇得心驚肉跳!
“關內侯衛玄勾結泰山太守嚴玄起兵謀反!結果謀事不密,朝廷派了個真將軍,偷襲泰山,兵不血刃擒拿了嚴玄。中山王要保衛玄,結果被真將軍圍了城。眼見馬上要打仗,我們只好趕快逃出來了。”
真將軍!
朝廷哪有什麼真將軍,假將軍。耿小凡猜測,應該是王莽的死黨甄邯了。這個甄邯本就是中山國人,本一直供職東郡都尉,不知怎麼就跟王莽打得火熱。耿小凡這次回長安時,他才加了侍中,升任奉車都尉。
耿小凡對這個甄邯瞭解不多,但他明白,甄邯的舊部就在東郡,這個時候,派他帶東郡都尉的府兵“平叛”泰山,真的是再合適不過。
這或許還是靜嫣妹妹的籌略,所謂兵貴神速,出奇制勝。她還真用得淋漓盡致。
耿小凡很清楚,衛玄這是不知死活,錯判了形勢,他現在危險了,絕不會有好下場!他唯一拿不準的是,甄邯敢不敢跟中山王劉成都撕破臉硬拼。
流民所說很多也是道聽途說,真實性有多大,耿小凡也拿不準,他只好再次加快行程。他擔心的是,萬一真的戰火燃起,柳菲兒就身處巨大的危險之中!
提心吊膽疾行兩日,耿小凡終於趕到中山城。沒有見到大兵圍城的“景象”,他稍稍鬆了口氣。
可是,下馬進城,找人詢問衛玄府邸,大家卻都像躲瘟疫一樣躲著他!
耿小凡無奈只好找一間茶館,暫時歇腳。
店掌櫃見他氣宇非凡,親自上前招呼,被他一把拉住,“關內侯衛玄出什麼事了?為什麼沒人敢跟我說他的府邸?”
“客官跟關內侯有舊?”掌櫃明顯嚇了一跳,卻掙不脫耿小凡,只好壓低聲音問。
“算是吧!長安有人託我給他帶句話。”耿小凡故作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