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九十二章 學無止境

老爺子被囚禁了二十年,靠裝瘋賣傻度日,他若不是醫生,懂得自我調節,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此時他重獲自由,又見到了一些志同道合,年齡相仿的人,立刻開啟了話匣子。

其實華彬一進門就認出了這些人,因為有那位國醫館的老院長在,顯然這些都是他的師兄弟,更有其他人,都是當年京城‘四大名醫’的嫡系傳人。

當年那四位可謂叱吒風雲,開國一輩的偉人都找他們瞧病,名震天下。

如今這些傳人也都會名動一方的大人物,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們口中的‘老中醫’,一輩子浸淫醫理藥理,都是業內的老神仙。

早在當年他們和爺爺就彼此耳聞,只是當年門戶之見很深,彼此間沒有來往,但偶爾看到誰開的藥方,都是欽佩不已,可以是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的關係。

如今大家齊聚一堂,總算可以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了,每一個人對中醫的理解,學識都無比淵博,華彬只是旁聽都覺得受益匪淺。

老人們的交談一直到了深夜,這才有人注意到華彬。

“華醫生不簡單吶!”華彬向幾位老人見禮,其中一位老先生由衷的:“憑藉一己之力,打破了中醫千年之久的門戶之見,將已經到了懸崖邊的中醫又拉了回來,保護傳統文化,功德無量啊!”

“老先生謬讚了,子何德何能,還需前輩們多多支援與幫助。”華彬謙遜的。

這位老人乃是四大名醫之手,施老先生的嫡傳弟子,他道:“當年老恩師在世之時,就提倡中西醫結合,更是大力推廣中醫臨床學,只可惜我輩才疏學淺,資質有限,無法繼承恩師衣缽。

但老恩師遠見卓識,已經看到了中醫未來發展之路,奈何很多人墨守常規,固步自封,躺在老祖宗的遺產上坐吃山空,才使得中醫落寞如斯。

年輕人你就是死氣沉沉的中醫中的一星星之火,我們盼望你能夠徹底燃燒,帶領中醫重塑輝煌。”

華彬誠惶誠恐,真誠的問道:“中醫文化博大精深,子自知只是入門而已,子當年便對施老先生的理論仰慕不已,只是有很多不明之處,今天正好各位前輩都在,若是先生們不累,能否為子解惑。”

幾位老人都是中醫聖手,師承名醫,養生有道,雖已年過古稀花甲,卻仍氣血旺盛,當即頭,重新落座。

既然提起老先生,首先就要提到老先生的理論,中醫有八個辨證綱領,分別是表、裡、寒、熱、虛、實、陰、陽,但老先生認為,氣血是人體的物質基礎,理應在辯證之內。

所以老先生提出,以陰陽為總綱,表、裡、寒、熱、虛、實、、氣、血為八綱。

隨後,這位老先生還舉例明,當年老恩師遇一患者,高熱十餘日,西醫診為腸傷寒,中醫診為溼溫。患者口唇枯裂,面目黧黑,神志昏蒙,時醒時迷,氣息微弱,生命垂危。

待看了之前醫生的病例和方子之後,也覺得必要的治療方法和藥物都已用盡,可患者非但沒見好轉,反而生命垂為。

老先生用獨到的見解與理論辨析,認為前醫祛邪與扶正的關係處理不當。攻邪怕傷正,結果攻邪不力反留邪;扶正怕助邪,結果扶正不力正愈傷,屢成助邪傷正之勢,導致正氣衰微。

他決定祛邪扶正同時並進,充分祛邪,大力扶正,終於力挽狂瀾,起死回生。

華彬聽後,不由得心馳神往,當年神醫妙手,起死回生,還何等的神奇。

“老恩師常,不應以醫生個人所好和習慣成為溫補派、寒涼派等等諸多派系,疾病變化萬千,不應以主觀意識決定客觀實際,根據病情,該寒就寒,該熱就熱。兼採中西醫理和各家之長,旁及民間療法和單方草藥。敢於創立新法新方。”

“老先生果然高瞻遠矚,幾十年前就已經開始推廣中西醫結合以及中醫臨床學,堪稱偉大!”華彬欽佩的:“越是聽這些老前輩的故事,越讓人覺得中醫博大精深,恐怕窮盡一生之功,也不敢融會貫通啊。”

這時,另外一位老者道:“夥子你也不用太謙虛,我家老師曾,醫者,首重醫德,醫術次之。

你以往行醫的事蹟我們也有所耳聞,如今又將整個沒落的行業扛在肩上,可以德才兼備,這才是難能可貴的,華老哥,真羨慕你教出這麼好的孫輩呀!”

爺爺撫須微笑,倍感欣慰。

這些老醫生似乎有不完的話題,更多的是他們的前輩恩師,曾經提出的理論,以及遠見卓識,始終沒有實現,乃是心中大憾。

如今有了這個機會,大家必然同心協力,華彬作為領頭人,老先生們對他傾囊相授,講了很多老前輩行事的故事,醫德醫術皆是高超,讓後輩所敬仰。

華彬感覺自己就像那些工作幾年後,又重回學校讀研究生的學生,在瘋狂的為自己充電,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