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國發不可置否,問了一句:“唐老,你說什麼,這是一幅贗品?”
聽到是贗品,王永不由心虛起來,裝著毫不知情的道:“唐老先生,這是我花了三十萬從一個外地收藏家手裡買到的,怎麼回事贗品。”
聽到有人質疑自己的鑑賞水平,唐明耀生氣的扶起老花鏡,惱怒反問一句:“敢為這位小友,何以見得這是真的。”
“我買的就是真的,這就是真理。”被唐明耀反問,對於古玩發燒友的王永來說,自己那會鑑賞,只有說一些葷話糊弄過去。
唐明耀始終是大師,也沒有繼續惱怒,而是舉著這一幅畫,認真解釋。
“要了解一副畫,必須得了解畫家本人,蒲華之墨竹,乃百年間無人能與之媲美……”
接著,唐明耀,又給講述了蒲華三個階段。
蒲華,1832年生於秀水城內學子弄。
父在城隍廟設肆,以售賣祭供城隍的“保福餃”為業。
蒲華幼時,從外祖父姚磐石讀書,後曾師事林雪巖。1853年入庠為秀才。
1863年秋,相依十年的妻子病逝了,這對視功名富貴為身外之物,
而注重感情的蒲華來說打擊沉重,悲慟情懷。
十年結知己,貧賤良可哀……良緣何其短,為問孽鏡臺?
此年他32歲,無子女,但他只企求“魂兮返斗室”,從此不再續娶。
更不耐案頭作楷,曾自行棄幕,又疊遭辭退。
窮途無路,寄寓溫嶺明因寺、新河三官堂,開始賣畫生涯。
他雖以畫為生,卻不矜惜筆墨,有索輒應。
中年繪畫,縱橫瀟灑,水墨淋漓,光彩照人。
他畫花卉,也畫山水,尤擅畫竹。
他的墨竹,百年間無人可與倫比。
欣賞他的墨竹的,稱譽他為“蒲竹”,但非時尚所善,因而也背上了“蒲邋遢”的譏稱。
中年尤勤書學,寢饋旭、素,鬥墨千紙,數日而盡。
至於元明各家書帖,也常把玩漫臨。
有時隨意揮灑,一片天機;有時則狂草縱橫,姿媚處處。
古來書畫同體,蒲華以書入畫,更是酣暢恣肆,發揮到極致
一八九四年冬,定居上海登瀛裡,
居室名“九琴十硯樓”。
交往多海上名家,同吳昌碩尤為密切。
蒲華長昌碩十二歲,昌碩幼時便聞蒲華畫名。
他們相識於距此時的二十年前,關係在師友之間。
滬上聚首,揮毫談藝,互取所長,各自風貌為之一變而愈相近。
蒲華晚年,筆老墨精,超邁絕倫。
其書法,放而凝,拙而趣,淳厚多姿;
其繪畫,燥潤兼施,爛漫而渾厚,蒼勁而嫵媚。
尤喜畫大幅巨幛,莽莽蒼蒼,蔚為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