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舜像是和老朋友打招呼一樣,樂呵呵的笑著打趣:“我說你怎麼這個表情?不歡迎我啊?”
蔣鐸和霍堯青梅竹馬,和霍舜自然也是從小就認識。
霍蔣兩家是世交,本就走動頻繁,三個孩子年紀相仿且都是男孩,都是一起玩大的。
蔣鐸大霍堯一歲,他認識霍舜的時間還更早一年。
只是蔣太太不怎麼喜歡溫秀蘭,雖然是出身豪門的大家閨秀,卻總感覺透著一股小家子氣。
起初溫秀蘭嫁到隴市,蔣太太覺得溫秀蘭的出身比自己差不了多少,便與溫秀蘭主動交好,但接觸了一陣子,蔣太太實在瞧不上溫秀蘭的做派,便又主動和她拉開了距離。
蔣太太很傲氣,比溫秀蘭傲氣多了,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彷彿她是出身帝王之家的長公主,看別人的眼神都是在看平民甚至是賤民。
正是因為如此,蔣太太才覺得溫秀蘭小家子氣,太掉價。
堂堂大家閨秀,卻總喜歡和小門小戶一爭高下。
爭贏了,那是理所當然,沒什麼可炫耀的。
爭輸了,那就是丟人丟大發了。
再者說了,孃家和夫家都更有錢,所以能買更貴的包,更貴的首飾,這有什麼可驕傲的?
別的太太經濟條件就是不如溫秀蘭,吃穿用度自然比不上溫秀蘭,溫秀蘭要拿這個去碾壓別的太太,就太掉價了。
如果溫秀蘭只是炫耀炫耀,那也就算了,她還喜歡出言擠兌別的太太。
一開始,蔣太太還以為溫秀蘭是傻白甜,說話不過腦子,因此還好心的提醒過她。
後來蔣太太才發現,溫秀蘭就是在拿別人秀優越,好像她的幸福,只能靠別人不如她有錢來襯托。
明知道x太太家的生意最近幾年不太順利,所以才會那幾只包翻來覆去的背,就偏偏要當眾問x太太,為什麼不買新包,是不是沒有瞧得上眼的。
讓人家當眾難堪,下不來臺。
明知道那套珠寶對A太太家來說負擔太大,就偏在眾人面前誇獎A太太,說這套珠寶特別襯A太太,一隻慫恿A太太買了。
A太太尷尬不已,只能直說太貴。溫秀蘭還沒完,又說什麼一套珠寶貴是貴了點,但買了也不會破產,遇到喜歡的就得立刻拿下,錯過會後悔一輩子之類的話。
諸如此類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然後蔣太太就不再約著溫秀蘭喝茶了,兩人只有在太太圈才會見面。
在這一點上,蔣太太看的倒是清楚。
不管是她還是溫秀蘭,沒有比x太太和A太太又或者是b太太金貴,她們倆只是夠幸運,生在了更有錢的孃家,依託於孃家的勢力,才能比x太太A太太b太太嫁的好。
如果沒了孃家,她們不見得能比人家嫁得好。
如果拋開物質條件,霍楷棟和蔣艦敏絕對不會娶溫秀蘭和她,因為拋開物質條件,她和溫秀蘭實在是比不上x太太A太太和b太太。
x太太會照顧人,做飯好吃,煲湯一絕,人也細心,會把家裡照料的井井有條。
A太太性格極好,就是個開心果,她走到哪兒笑聲就跟到哪兒,娶了她,天天都會樂呵呵。
b太太人長得妖豔,身材又極好,圖美色就得娶她,而男人本就是靠下半身驅動的視覺動物。
溫秀蘭唯一能贏得過其他太太的,也就是她家更有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