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伯府邸,已經是佈置一新。
歷史上,魏忠賢收到一封匿名的舉報信,上面列舉了大量魏忠賢的罪狀,魏忠賢懷疑這是張嫣之父太康伯張國紀及其朋黨邵輔忠,孫杰所為。
魏忠賢因而下令大殺東林黨臣,希望藉此動搖張嫣皇后的地位。
同時他也希望能將張嫣趕下皇后的位子,好讓自己的侄孫女魏良卿之女成為皇后。
閹黨餘人覺察出了魏忠賢的意圖,紛紛上奏彈劾張國紀。
朱由校沒有采納。
然而因為張嫣過於正直和不知宮內險惡,經常勸諫朱由校親賢臣,遠小人。
這小人自然是指魏忠賢和客氏。
以至於,魏忠賢和客氏對張嫣極為不滿。
先是指使人攀誣張嫣非是張國紀之女,乃是死囚孫二的女兒;
張國紀見張嫣長相絕美,便收為己女,將其送入宮中,希求榮華富貴。
兩人認為這是欺君大罪,希望朱由校將其滿門誅殺。
不過最開始因沒有證據,朱由校只是心中有了芥蒂,並沒有處罰張國紀。
兩人一計不成,再生一計。
暗中指使死士,潛入宮內作勢欲行刺朱由校。
魏忠賢“及時”挺身而出,拿住了刺客,保護了朱由校。
嚴加審訊後,刺客招供,乃是受張國紀指使,目的是為了擁立信王登位。
此事被太監王體乾阻止,沒有擴大並影響到張嫣的皇后之位。
但太康伯張國紀也因此削爵,趕回河南祥符老家(今開封)。
直到朱由檢上位才重返京師,並升為侯爵。
今年初,邵輔忠倒向魏忠賢,更是讓張國紀憤怒無比。
五月間,閒居在老家的張國紀,奈何不住小女兒張麗珍的央求,透過張嫣詢問朱由校後,才得以回京省親。
雖然後面,張嫣監國,也沒有恢復其父的爵位。(前文因為故事情節需要,仍然認定張國紀為伯爵,可以參政,親們理解一哈。)
在這個時空裡,張國紀雖然依舊是沒有爵位之人,但其長女貴為大明賢后,被黃曉捧為謫仙!
其次女即將成為大明賢王之王妃!
這份權勢當真是前所未聞!
是以,當訊息流出之後,到張府投帖送禮之人是絡繹不絕!
而目前已經官居一品併入閣的邵輔忠也攜帶重禮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