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中延請供奉天下高人,不論出身,但憑本事,只要能透過朝廷的重重考試,便能獲人皇親封觀天閣學士,有功名加身。
釋道儒三教,皆囊括其中,甚至天下百工,也多有人在。
大唐有如今極樂盛世,如今已遍佈天下各州縣府的觀天閣,可謂功不可沒。
比之不良人大多是武人出身,對於這種神神怪怪之事,還是觀天閣中的那些學士老爺,更在行些。
接連幾閃相似的怪案子,讓李捕頭知道,這已經不是他們可以處理的了。
至少憑錢塘縣的不良人,還力有未逮。
“是!”
“都散了散了!”
一個手下領命離去,李捕頭便向四周揮手驅趕圍觀人群。
這些吃瓜眾雖然被酒鋪裡的景象給嚇得不輕,也被噁心得夠嗆。
但很快便緩過神來,臉上除了幾分餘悸,倒是沒有多少驚恐。
因為他們對這些不良人捕快還是很有信心的。
李捕頭口中的觀天閣,更是讓他們覺得心安。
還有說有笑地,對著店中指指點點。
見李捕頭模樣,也知道熱鬧是看到頭了。
帶著點意猶未盡,人群就慢慢散了。
李捕頭等眾人散去,進入店中,四處檢視了一番,一如他所料,什麼也沒有查出。
前幾次也是這般。
他是個武人,一身武道不算弱,也不算出類拔萃,中規中矩。
他作為不良尉,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官差。
對於大唐的一些秘聞,也算是有資格接觸那麼一點。
知道如今天下人人可修習的武道,似乎皆是出自一位聖僧之手。
那位聖僧,聽聞貴為人皇之師。
當今人皇,有意開創大世,使天下人人如龍,人人自強。
便向那位聖僧問道。
那位聖僧如何為人皇解道,自不是常人能知。
但這布武天下之舉,顯然便是出於那位聖僧。
便連天下武夫所修習的,也大多是那位聖僧所創的一部《武藏》。
從藏精築基,為後天一到三等,稱為武道初境。
到開啟氣竅,養五臟血氣,蘊不凡之力,為後天四到六等,武道下境。
若能使五氣透頂,便能一舉踏入武道上境。
及至九登,五氣匯聚,凝如狼煙,上衝雲霄,便可稱武道極境。
聽聞,在極境之上,還有更高深的境界。
李捕頭卻是差得太遠,尚不得知曉。
他二十來歲的年紀,踏過了武人最重要的築基,藏精之境,開啟氣竅,達到了後天四等。
於下境中,也不算弱手,他已經很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