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皇帝雄才大略自不必說,但其人剛愎,比之那位始皇帝也不輸幾分。
至於世祖皇帝……所謂自古中興之盛,無出於光武,匹夫徒手而得天下,其難有甚於高祖……
觀此後世評說,就知其為人。
他已經夠頭疼,諸葛丞相卻還在細數:“還有魏之武帝,不必亮細說,陛下最解其人,”
“商之辛紂,秦之始皇,唐之太宗,與此三武,乃是陛下必當謹防之人。”
“丞相,如此……”
大耳皇者臉色發苦。
對付一方陰天子,已經需要傾盡全力。
這幾位,加起來已佔十中之六,還怎麼打?
“陛下且勿憂,如今仍是天盛人弱之勢,吾等並非無依無憑,此戰若起,必是曠日難下,”
“陛下,‘天’高高在上,三界之內,除了那位,無有能入其耳目者,”
“以亮觀之,人間也非易與,不如暫且坐看,且待天人焦灼之際,吾等再舉兵出幽冥,裡外相合,當可一舉建功。”
“在此前,吾等只需靜待良機便是,”
“且,餘下三位陰天子中,尚有兩位,當能與陛下聯合一心。”
大耳皇帝說道:“丞相是說,周之武王,與春秋五公?”
十位陰天子中,有“一位”是極特殊的,乃是五人共享一尊陰天子之位。
“不錯,陛下不如暗遣一人為使,說合此二帝,此為合縱之策。”
至於剩下那一位,諸葛丞相併沒有提及。
只因那一位雖然位列陰天子之中,卻極其特殊。
相傳其人自上古之時,便已存世。
更曾與道主論道。
這等存在,卻不知為何,入了輪迴,自號酆臺大帝,成了陰天子之一。
這位酆臺大帝十分神秘,也很少參與幽冥之中的爭端,卻也無人敢輕易招惹。
這樣的存在,根本不是誰可以拉攏的。
“好好好,丞相此計大善,便依此行事!”
大耳皇者撫掌大悅。
以三敵六,聽起來相差懸殊,卻並非如此。
天人相爭,“人”為弱勢,無論哪一方加入,都必定要竭盡全力。
而他們站在強勢的“天”一方,卻絕不會成為主力。
只需要從旁“騷擾”,就足以令對方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見君臣志得意滿之色,諸葛丞相又暗歎了一聲。
其實還有一點擔憂,他並未說出口。
便是那位地藏王佛……
他所料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這位地藏王佛袖手不管的前提下。
若是這位對他們“順天”之舉不滿,那是再多謀劃也都是無用之功……
畢竟,如今這位,才是幽冥真正的“天”。
事已至此,無可挽回,所以他才沒有說出來,只能盼那位地藏王佛,真的是四大皆空……
……
相比幽冥之中的風雲暗湧。
人間許多地方,雖然也有打破沉寂之象,卻是相對平靜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