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槍目前來源不明,尚未登記在案。”
“此外根據監控的情況來看,整體事件看起來很複雜,轎車上死去的兩個華府的調查局探員對另一輛旅行車發起攻擊,而兇手則是躲在了路邊,突然開槍隨後,並且對整個小轎車進行洗劫最後和那個房車的人一起逃走。”
種種情況,在被現場的探員們進入下來了之後,迅速彙報給了他們的主管部門領導以及沃森局長。
“華府派來的聯邦調查局成員被殺了?”在辦公室當中沃森第一時間得知到了這個訊息之後,也是一臉皺眉。
雖然說他對於華府的聯邦調查局派人過來十分不喜,但是在自己的地盤上,兩名華府的聯邦調查局成員被殺,自己恐怕有著無可推卸的責任。
然而讓沃森更加震驚的是,現場的探員對於旅行車上的車主調查的結果。
“根據目前的人臉識別比對,旅行車上的人,正是安道爾助理探長。”
“已經跟安道爾助理探長確認情況,但目前還沒有能夠取得聯絡。”
在案發現場封鎖之後,聯邦調查局的探員不斷地向上級彙報。
而彙報的結果也是讓所有人都充滿了震驚。
“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為什麼這些華府的聯邦調查局成員要追殺安道爾,又為什麼有男子會擊殺這些華府的聯邦調查局成員,而最後又登上了安道爾的車離開。”
在街道上發生這樣的惡性刑事案件,本來就很讓人震驚,再加上又是這樣的人,這樣的身份,這樣的角色,讓人更加感覺到撲朔迷離。
尤其是這裡面,本身就牽扯到了聯邦調查局,甚至來說不僅僅是哥譚市本地的聯邦調查局還牽扯到了遠在華府那邊派來的成員。
更讓人感覺到滑稽而且難以置信的是,在街道上發生的這起惡性事件,竟然是由聯邦調查局內部造成的。
儘管哥譚市聯邦調查局和華府聯邦調查局隸屬於兩個獨立的機構,但是在外界的其他機構眼中,包括在普通市民眼中,這兩家就是一家他們外人分辨不出來到底有什麼區別。
而這就讓人感覺到有些滑稽了。
聯邦調查局內部的成員之間互相廝殺??
還是在大馬路上。
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為什麼華府聯邦調查局的成員要追殺安道爾,又為什麼安道爾在被追殺後失去聯絡?
又為什麼在安道爾的身邊會出現一個陌生男子,反殺掉了華府聯邦調查局的成員?
“此外警署那邊回覆的資訊也不太妙。”
“兇手在搭乘了安道爾助理探長的車之後,在距離案發地5公里左右的位置已經被拋棄,隨後他們劫持了一輛車,再度離開。”
“而這時候已經徹底地甩脫了監控。”
“周邊大量的監控錄影裡都沒有顯示,想要一一比對的話,工作可能需要至少一天的。”
沃森沉聲向前線的探員問道:“有沒有留下其他的線索?”
“抱歉,沒有找到任何兇手的指紋。”
“包括在那輛已經廢棄了的旅行車上,也同樣如此。”
“兇手很有可能塗抹了髮膠,帶上了手套,我們連一些面板碎屑都沒有找到。”
沃森想了想,這個兇手很有可能是安道爾自己培養的一個暗線。
暗線,也是聯邦調查局低成本招攬自己手下的一個手段。
在漂亮國有很多的人都渴望能夠加入到聯邦調查局,成為一個特工,滿足自己一定的英雄夢想。正常情況下,聯邦調查局當然不可能胡亂放人進來,也不可能隨便招一些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