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同學,恭喜你順利被交大錄取了,這是你的通知書。你9月份來報到就行了,忙的話稍微晚點也沒關係。”
兩天後,何嵐親自來到西郊賓館,把交大招生辦發出的錄取通知書,正式交到顧鯤手上。(顧鯤在靜安廣場買的房子還在裝修,要過幾個月才能住)
“顧同學?”顧鯤接過通知書,有些沒反應過來。
何嵐輕鬆地笑笑:“怎麼?我不能叫你同學麼。我們中遠可是體面公司,一堆的交大和滬江海事畢業生。”
顧鯤:“所以,你其實也是交大畢業?”
何嵐:“很奇怪麼?只不過是管理類的專業。”
顧鯤點點頭:“沒有,不管怎麼說,謝謝了——我在滬江待得已經夠久了,這也算了卻一樁心事,那就三個月後再見了。”
哥一週幾十萬上下的人,居然抽了兩星期跟設計院的人談判斡旋、順帶參加交大選拔考核,這事兒細品還是挺奇葩的。
何嵐出於禮貌關心了一句:“是生意忙、要回國處理麼?那祝你一帆風順。”
顧鯤自嘲一笑:“你不知道麼?我考試之前,已經跟許院長談過了,租了他們設計院的一條勘測船,去蘭方測測新港周邊航道水文、海底地貌,許院長還等著我的資料,做航道疏浚的設計規劃呢。
聽他的意思,我測的資料要是有得多,他還能拿去賣呢。這錢不賺白不賺,說不定有我監工,大家效率特別高呢。”
何嵐點點頭:“這事兒我當然知道,不過你還沒正經念海洋工程呢,就想親力親為了?何不讓他們術業有專攻。”
原來,顧鯤早就想明白節奏了。
早在他答應何嵐的勸說,報考交大的那天,他就已經給許院長付了錢,租了一條交大設計院的測量船。
那船在他付了租金後當天就帶著人啟航去蘭方了。
一般來說,15~20節巡航速度的海船,從蘭方到華南要七八天,到江浙一帶則要半個月。
所以算算日子,顧鯤這邊結束考核走完手續拿到錄取通知書,租的測量船也快開到蘭方了。
顧鯤今天搭飛機去粵州、轉古晉,剛好可以趕上,一點都不誤事兒。
這才對得起他幾十萬一週的珍貴時間嘛。
另外,許院長當初給顧鯤報的“勘測蘭方周邊航道水文/海底地形”,以及設計配套的疏浚維護方案,要足足400多萬設計費。
顧鯤決定自己幹之後,就只需要付出100萬的租勘測船費用,以及將來幾十萬的純設計費就行了,算下來能節約將近300萬。
沒辦法,設計院做這種行當,從來都是硬體成本只佔四分之一的。
剩下一小半的設計師/測量員工資,一兩成財務成本回款風險、最後四分之一預期利潤。
既然如此,顧鯤本身開了掛,就可以把技術人員的成本和其他財務成本都壓到最低。
而且,在那幾天與許院長溝通的過程中,顧鯤還打探到了一個利好訊息:
華夏的海事行政主管部門,對於南海南部的海底地形/水文資料,一直是比較上心的,有想過全面、系統地進行一下勘測。
因為這些資料,在國防工程上也是有用的。知道哪兒水深哪兒水淺,就能針對性防備外國潛艇深潛透過,將來還能做地形比對,遇到敵方潛艇沉底偽裝時,也能揪出來。
(潛艇浮在水中的時候,被主動式聲吶照射會有明顯的回波,但是如果沉底的話,被主動式聲吶照到也不容易找出來,因為聲吶不知道這是沉底的潛艇,還是海底的礁石。
只有提前知道海底地形資料後,輸入到聲吶的計算機裡,透過“原來測量過,這個座標沒有礁石,現在多出來了”的原理,才能把沉底藏匿的潛艇找出來。)
所以,在這些資料方面,有關部門還是很捨得當大金主掏錢的。
無奈,90年代華夏海軍太弱,對南海的實控只到威沙群島為止。
再往南的紹沙群島海域,實際上還是菲越馬印四國的漁政在巡邏。華夏勘測船如果去那些海域作業,還比較容易遭到驅趕。
這時候,友好的外國船就比較好辦了。
聽許院長的朋友暗中透出來的口風,按每50乘50海里單位面積的海域,有些部門願意出兩三百萬人民幣的價碼,買航運級精度的海底地形測量資料。
具體是兩百萬還是三百萬,也沒個準信,不過顧鯤就當看在同文同種的份上,給按兩百萬算好了,只要對方到時候肯批發。
顧鯤有名正言順的蘭方港專案捏著,他可以隨時在海圖上畫一些線,比如從蘭方畫直線連到海藍的亞龍市、連到粵東的粵州、胡建的夏門、乃至菲律賓的馬尼拉。
然後,沿著這些“規劃中的航線”,撒網式地測一堆寬度50海里、長度或許能延伸到蘭芳以北兩三百海里遠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