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顧鯤的關心,馬風自嘲地一笑:
“嗨,原先我也覺得當官還不錯。但眼界開闊了之後,人是會變的嘛。說實話,我要感謝外貿經部這一年多,給我提供的長見識機會,讓我知道外面的前沿科技發展有多快。
去年10月底和11月份,我跟著考察組去了趟大洋國。在西雅圖,我見識了一個叫‘網際網路’的東西。我覺得,那玩意兒真是個大機會,能改變世界的。我想自己做點事情。
顧生,這是我同事小吳的名片,以後你要是有什麼需要外貿主管部門諮詢服務的,你找他也一樣。”
馬風說著,把一張名片遞給顧鯤。
這就很得體,很奈斯。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企業家是不太喜歡官員在離開體質時,還找上門的。畢竟你在位置上的時候,手頭的權力才是企業家尊重你的原因,你都走了還打什麼秋風?
但馬風這麼說,就顯得他跟曾經的商界人脈一一拜碼頭,並沒有別的企圖。
只是出於“服務者心態”,告訴別人他離職後該找誰對接。
那些被拜碼頭的人,也就不會心存嫌棄,這就叫情商高。
“馬科長真是有心之人,都要走了,還不忘有始有終,我佩服你的為人。就你這種認真的做事態度,相信你無論做什麼都能大有成就的。”顧鯤說這話時,一臉的發自內心,
說罷,他還不忘把桌上擺菜的轉盤轉了一下,好讓馬風夾到另一側的菜,一邊勸道:
“來,別光說話,吃,大家哥們兒一場,不要拘泥虛禮。酒我就不敬你了,我這人茅臺五斤不倒。你也不是什麼嗜酒之人,犯不著跟我喝。”
“顧老弟真是個痛快人,我不會客氣的。”馬風便立刻端起碗,就跟在自己家裡一樣隨便吃。
顧鯤也不跟馬風見外,對付叫花雞就直接帶了塑膠手套,然後上手撕。
把兩個雞腿撕了,給馬風碗裡放一個,他自己捏著另一個直接啃。
這種輕鬆的氛圍,進一步降低了馬風的戒備,他便一邊吃,一邊說了些愈加推心置腹的話:
“顧老弟,你剛才那番話,屬實過獎了,我這人不會做生意,你又不是不知道?說做啥都能成功,那是扯淡。這次我之所以這麼堅決,不是因為相信自己的本事,而是我相信網際網路這個機會,實在是太好了——你是搞傳統產業的,可能不知道網際網路,所以沒感覺。”
“那你就小看我了,我怎麼會不知道什麼是網際網路呢。”顧鯤傲然一笑,“我去年也出了兩個月國,我對前沿動態很瞭解的。雖然我做不了網際網路生意,但我相信這是又一次的傳媒邊際成本革命。
全世界一切的虛擬內容產業,將來都可以跟網際網路這個新平臺結合,打造出壟斷程度更高的巨頭。我即將涉足的旅遊業,也是如此。”
顧鯤這番話,著實讓馬風非常意外。
他拍著大腿嘆息:“你居然真的瞭解過網際網路?沒想到我還是小看你了。這番見解,真是……不謀而合啊!我也覺得,目前網際網路在大洋國剛剛崛起一年,但大家有點狂熱了。
網際網路真正要有所作為,還是應該跟傳統商務結合。應該把自己定位在‘服務’上,而不是空對空瞎畫大餅。阿鯤,你到底是自己自己摸爬滾打起來的,想的比我又更具體了。”
顧鯤不想再耗下去,他假裝是從馬風剛才那句話裡聽出的破綻,逼問道:“你都沒指望我懂網際網路,那你一開始找我是為了什麼?馬哥,你不像是會跟一個預期話不投機的人浪費時間的人。
直說吧,是不是實現想法的資金有困難?千萬不要客氣,去年你幫我聯絡的那些商機,光是這一年裡,就為我的外貿生意賺了超過500萬,我顧某人是知恩圖報的爽快人,你儘管開口,不說就是不拿我當朋友了啊!”
顧鯤說的都是實話,去年四五月份、春季廣交會前後,因為偶然認識了馬風這個朋友,得他參謀,顧鯤後續做進口華夏貨到蘭方倒賣的生意,著實賺了不少。
初期每個月都有好幾十萬純利,今年頭三個月,利潤倒是漸漸薄了,主要是因為人民幣匯率接軌已經滿一年了,曾經因為“人民幣計價貨物成本被低估”帶來的套利空間,也就徹底彌合了。
以後只能賺賺辛苦錢。
顧鯤把這番話說出來,也是希望馬風開口問他借錢的時候,不要有心理負擔。
因為顧鯤隱約記得,歷史上馬風第一次創業的資金,就是隨便找親戚借來的,也籌夠了。
如果不讓馬風放下心理包袱,對方恐怕都不好意思借他的錢,那顧鯤還怎麼放鉤子?
看顧鯤說話那麼強勢,還扯到“不信任老子的眼光”上,馬風當然要順勢下臺階了:
“阿鯤,你這話說得!我什麼時候懷疑過你的眼光了,最多隻是一時沒往那兒想。天地良心,我在外貿經部這一年多,見到發展最成功的外商就是你了——我不是說家業大小,是說生意成長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