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大概發生在十多年前,那時候原主四歲,盛奶奶還在世。有一回,盛奶奶的孃家侄子添孫,要辦滿月酒,給盛家下了喜帖。盛奶奶好多年沒回去了,感覺自己時日無多,就想著趁還能走動,再回一趟孃家,算是了了心願。
奈何老人家年紀大了,十幾裡的偏僻山路,她一個人去家裡人肯定不能放心,偏巧那時候又是農忙時節,盛老爹夫妻倆都走不開,就把兩個半大小子盛明理跟盛明義給派了出去,由他們護送盛奶奶。
不用幹活還有喜宴吃,兄弟倆歡喜雀躍,原主見兩個哥哥那麼高興,也吵著要去。
盛老爹本來就疼愛這個老來女,耐不住她撒嬌哀求,同意了,臨行前對兩個兒子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帶好妹妹,別磕著碰著,別被柺子抱走了,別讓人欺負她...林林總總說了一籮筐,兄弟倆也拍著胸脯打包票,信誓旦旦地說絕不會讓妹子少一根毫毛。
結果,他們很不幸,半路上遇到了打劫的,幾個漢子拿著刀從林子裡躥了出來,叫著留下買路財。
盛奶奶活了那麼多年,什麼風浪沒見過,短暫的驚慌過後,馬上就鎮定了下來,讓兩個孫子把身上所有值錢的物件都掏了出來,只求一家四口能活命。誰知道劫匪嫌少,不知怎的瞧上了這兩兄弟,說是宮裡缺公公,正好賣了賺一筆橫財什麼的,將他們捆了。
盛奶奶豈能眼睜睜看著老盛家斷了根,噗通給劫匪跪下了,哀求無果後,將身後的孫女推了出來,說實在要賣,就賣這小的吧。
小時候的原主長得清秀白淨,在家裡又受寵,眼神極是靈動活潑,劫匪果然動了心思,還真將兄弟倆放了,抱起原主就走。
原主哪裡肯依,死命掙扎,哭鬧不休,最後一口咬在了其中一個劫匪的胳膊上。那劫匪吃痛,惱怒之下,隨手將她拋了出去,腦袋正巧撞在了路邊的石頭上,頓時流血不止,人也暈了過去。
那些劫匪以為她死了,也沒了心思,罵罵咧咧地走了。
後來,原主被送去了醫館,頭破了,臉頰也被石頭磕出了個大口子,大夫給她施了針止了血,好不容易救回一條小命。然而臉上卻因為傷勢太過嚴重,留下了觸目驚心的疤。
盛老爹不好責怪他娘,只好把氣都撒在了兩個兒子身上,差點沒活活打死哥倆。他抱著女兒四處求醫,幾經週轉,終於見到了一個傳說是避世在山裡的神醫,那神醫給了他一味藥,讓他抹在傷口上,說不出十天,疤痕必定去無蹤。
盛老爹照做了,十天後,傷疤確實無蹤了,卻留下了一個紅爪子印,他怒氣衝衝地去找那什麼破神醫算賬,誰知道人去樓空,神醫也無蹤了。
從那以後,原主就笨了許多,性子也慢慢變了,大夫說,是因為傷了腦袋......
盛竹總算搞明白了。
原來中間還有這麼多曲折,怪不得盛老爹說她兩個哥哥欠她的,還真是,雖然不是原主主動去救的,但畢竟也是因為她,盛明理跟盛明義才能順利脫身,避免了進宮做太監的悲慘命運。
說話間,午飯已經在周婆子和兩個兒媳的操持下端上了桌。
盛竹帶來的山雞不用裝死了,這下是真死了,被宰了燉了一大鍋蘿蔔,裝了一大盤子放在盛竹面前。另有一碟子醃芥菜絲、一盤清炒野菜、一盆野菜蛋花湯、每人一碗高粱米稀粥。
唯獨盛竹碗裡,是金黃色的高梁米摻著白米的乾飯。
盛家人見怪不怪,早已經沒有不平情緒。
周婆子夾一筷子雞肉放到盛竹碗裡,心疼地道:“餓壞了吧,快吃,快吃!”
濃郁的肉香飄在眾人鼻端,盛老大用餘光瞟了瞟,咽咽口水,盛老二笑眯眯道:“小妹多吃點,瞧著都餓瘦了。”
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