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清聽了,心中不覺生出無限悵惘。
託缽村夫為葉經秋作記,寫到這裡,也不由得替李子清嘆息;
舉案齊眉是夢中,當年歲月別樣紅。紅燒鳳翅滋味好,醋溜龍肝妙香濃。怨別離,願相逢。幾回獨夜望星空。哪堪相聚不相見,奈何前後半刻鐘!
——卻說李子清心中不勝悵惘,諸人見了,都覺得詫異,只是不好詢問,畢竟雖為同門卻相交不深。
梅保和道:“李宮主不必悵惘,我這就聯絡門主。”說著,就與葉經秋聯絡,發出了千里傳訊符。然後靜等迴音。
李文龍在此時就說道:“大姑,既然你做了李家第十六長老,又與我同在太平門,請允許小侄稱呼大姑,不再稱呼宮主可好?”
李子清此時鎮定心神,理過情緒,當即笑道:“既然你這樣說了,我自是沒有意見。”
幾個人說說笑笑,靜等葉經秋的迴音,不料千里傳訊符發出足足有一刻鐘了,葉經秋那邊卻仍然沒有迴音。
梅保和等人訝然,不應該這樣呀!從這裡到禪宗分堂,不過就是小半刻鐘的路,那禪宗分堂就建立在城南鳳凰山上,名曰“水月禪林”。
李子清先前不知,此時見梅保和等人面現疑惑,當即問道:“怎麼了?為什麼還沒有迴音?”
梅保和遲疑道:“按理,早就應該有迴音了,只是不知為何,葉門主到現在還沒有回信兒呢。”
李子清聽了,心中不由得一沉,當即說道:“梅老大、歸堂主、文龍,你們先在這邊待著,我到水月禪林那連看看!”
“李宮主,你剛剛脫險歸來,還是在這裡休息吧,這事就由我們商山六友去辦,如何?”
李子清道:“還是我親自去一趟為上——不然,我心難安。”
商山六友聽了,與歸樹南一商量,就決定由商山六友陪同李子清前去。此地就由歸樹南、金華二人坐鎮。
眾人商量既定,商山六友就隨李子清就一起趕到鳳凰山水月禪林來了。
眾人遠遠就見水月禪林火光沖天,心中都是吃驚!
李子清更是心生不祥,大為焦急。
於是眾人抓緊趕上山來,恰恰見到一個人影一閃而沒。只是離得太遠,一時無法看清,只從背影一看到那人應該是個大個子。
眾人趕到山上時,各施神通,救火尋人,不一時,火滅煙銷,尋遍前後,只見水月禪林中人,一個活口也無。
眾人面色凝重,相對無言。半晌,李文龍說道:
“據我所知,這水月禪林向來有百人之數,今日前後查遍,死者不過六十多人,尚有三十多人不知下落。我們是不是再找找看呢?”
李子清道:“既然是這樣,那一定得再找找看!”
梅保和見李子清語氣極的迫切,就說道:“既是有三十多人得脫此難,且我們門主與金禪上師等人都是一時高人,必不會同時陷落。我們再找找看吧。”
眾人於是自後至前,細細尋查。
這一回,剛剛到了後院,就發現了十來個人,正自禪林秘境中出來。
眾人上前詢問時,這十來個人都以為是先前誅殺水月禪林眾僧的惡人,於是又要躲回秘境中去。
卻被李子清梅保和二人眼疾手快,捉住一個小禪宗,就地詢問起來。
據原來,葉經秋趕到這水月禪林之時,另三家教派的教主也都趕到了,金禪子請眾人來商議的卻是應對石家所說的上古仙人洞府探險的問題。
不料此時,石家族長石志堅卻是到了,當時就邀請眾人前去探險,又說各家各派,都有許多人在那邊等著呢。
石家族長的說辭是:代表公道仙盟前來相邀,去與不去,任由自便。於是金禪子、葉經秋行等人一商量,就一同去了。
隨同前去的,還有水月禪林的院主並本寺六七個好手。一行十多人離開不過半刻鐘的功夫,竟有一群蒙面人闖入禪林大開殺戒!小僧人與十多人一起躲入本院禪林秘境,這才得以脫難。
就在方才,眾僧人發覺外面火已被撲滅,只道是自己人回來了,待看到李子清這些人時,竟是全然不識,於是又躲回秘境中去了。
李子清與商山六友聽了,都知葉經秋與金禪子等人必然此時身陷險境了,只是,那石家究竟有何德能,竟能困得住這一群高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