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宮主笑道:“葉盟主不要謙虛,你且說來,本宮主洗耳恭聽。”
葉經秋道:“第一點就是,要順適我心,逍遙而遊,這固然是令人神往;但是隻可說得,卻不可做得。”
“何以見得?”
“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就是說,人心的追求,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打個比方,比如這北海壯景,張三見了曰美,依其心意,便不容他人涉足,然而李四見了,也以為美,依其心意,也是不許他人涉足,這張三李四之間,則必有衝突,如何能‘順適我心,逍遙而遊’?”
大宮主道:“不然,這是張三李四兩個都有貪心造成的,貪心便是‘順適我心’之大敵。”
葉經秋道:“大宮主,‘貪心’不是‘我心’所生的麼?不就是‘我心’麼?就如你這北海陰陽島,世人視為北海禁地,莫非這裡天生的就是禁地?不是你們禁止他人涉足的原因?”
大宮主聽了,登時語塞。半天才回答道:“順適我心,逍遙而遊,實為無物無我,忘物忘我之意。”
葉經秋從容道:“只為世人做不到無物無我,忘物忘我,才把這做不到的視為追求目標,若是唾手可得,又豈會當作追求的目標,理想的境界?”
“如此說來,理想目標豈不成了虛無縹緲之物?”大宮主反駁。
“非也!理想目標,有的是人力可以達到的,有的卻不是人力可以達到的,這是一個區別。
無物無我,忘物忘我,於人而言,有時能如是,卻不能長如是,終不能以偏蓋全,以一時代表無窮。
所以智者說‘人之道,損不足以補有餘’,實是洞察人心哪。”
大宮主道:“好罷,這第一點,就到這裡;請問葉盟主,那第二點怎麼說?”
葉經秋道:“第二點就是,‘在萬物,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說法也要推敲推敲。”
“比如一隻凡兔,能跑善奔,有著極強的生存能力,偏偏它穴居之地,來了老虎,而那老虎卻是妖獸,你讓這隻兔子如何能競天擇而生存下去?”
葉經秋說道這裡,又補上一句:“物競天擇,人在不在萬物之內?比如涸澤而漁之行為,於人於魚,哪一個是真正地符合著物競天擇的道理了?”
大宮主笑道:“如此說法,不免有所牽強了吧?”
葉經秋道:“所謂‘物競天擇’,便是萬物不平等論!若是一尾魚能說話,則它在被漁人捕獲之時,也會要求自己的生存權,也會恨天道不公!
我葉某人創立太平門,主持太平仙道同盟,我的理念就是‘為弱者爭公道,為世界開太平’!”
大宮主反駁道:“葉盟主,你的理念本宮主很是佩服。只是,就以漁人捕魚為例,若是漁人不捕魚,漁人又如何生存?”
葉經秋道:“這就是‘天道無言’的另一個面目了。人們只看到‘天道無言’,又說‘天地不言而化育萬物’;卻不知天道的另一面,就如這漁人捕魚,對於魚而言,是天道不公,對於漁人而言,實是強食弱肉。”
說到這裡,葉經秋加強語氣說道:
“所謂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麼‘法’下去,豈不是把自然界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樣殘酷血腥的理論取法過來,用之於人,同類相殘了麼?”
大宮主強笑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本不是這個意思。”
葉經秋也笑道:“修仙者中,為了爭奪有限的修仙資源,爾虞我詐,弱肉強食之事還少了麼?
看看這個世界,有多少修為強大的修仙者,恃其修為高強而視他人如草芥?更不要說凡塵世人,紛紛攘攘,追名逐利的了。”
大宮主不能答。
沉默半天,大宮主才徐徐說道:“葉盟主辯才無礙,佩服佩服!今日論道,葉盟主勝過本宮主,本宮主這就放你走人!
此外,憑著你太平門和太平仙道同盟那‘為弱者爭公道,為世界開太平’的理念,我北海陰陽島碧波宮願意與葉盟主化敵為友,與你做個朋友,不知葉盟主意下如何?”
葉經秋聽了,甚為高興,當即表示歡迎!
隨後,二人又簡單地交流了一下修煉上的心得,葉經秋自是收益不淺,大宮主也覺得頗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