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4章 億萬富翁與飲食男女

還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懷著這些矛盾又不切實際的想法,張潮開始給自己找吃的——公寓裡自然啥也沒有,畢竟平時沒人住,冰箱裡只有一堆稀奇古怪的、美國才有的飲料,開啟來門就像放煙花。

咖啡倒是有,還有一臺看起來就價值不菲的咖啡機,但是張潮也沒有空腹喝這玩意兒的習慣。

開啟手機又惆悵地放下——2007年,別說美國了,中國也沒有隨叫隨到的各種外賣。

思來想去,只能拖著懶癌晚期的身體,洗漱一番、穿上一身休閒裝,下樓去找吃的。

黃傑夫買的這件公寓樓是前兩年美國房地產市場火熱時剛剛花大價錢翻新的,本身一棟歷史悠久的磚石建築,張潮昨晚來的時候已經夜深了,行色匆匆的他沒有細看。

今天下樓就感受到了這棟樓歷史感與現代化並存的種種細節。比如電梯,明明用的是日本的東芝,卻裝潢成了老式柵欄電梯的樣子,極有年代感。

走出大樓回望,發現這棟公寓樓的建築外牆保留了19世紀末的裝飾細節,帶有精美的石雕和高聳的窗框;大門前有一個寬敞的前廊,裝飾著精緻的鐵藝欄杆和爬滿常春藤的牆面。

門口兩側排列著對稱的花壇,盛開著春天裡常見的鬱金香和紫羅蘭。

大樓臨的是一條雙行道的狹窄小街,行人寥寥,好一陣才會有一輛車經過。街道兩旁種滿了高大的梧桐樹,枝葉茂密,投下斑駁的樹影。

一陣風來,彷彿從張潮的靈魂中穿行而過,他疲憊了多日的身心此刻才感覺到一些放鬆。

沿著街道走到拐角處,就能看到一家店鋪的門楣上是一個巨大的甜甜圈,應該是賣甜食、糕點的。張潮猶豫了一下,但飢腸轆轆還是催促著他邁步進入店裡。

10分鐘後,他就後悔了。

看著手裡的紙袋中還剩下的2個其他口味的甜甜圈,張潮隨手就丟進了路邊的垃圾桶,然後皺著眉頭、梗著脖子,到處找咖啡店。

這家的甜甜圈,直接把他齁到了!

張潮的中國胃對甜食的最高評價是“不太甜,真好吃!”而美國甜食的甜度,絕對是奔著恨不得顧客一口吃成糖尿病去的。

幸虧這種老街區別的沒有,咖啡店極多,張潮很快在一家名為「The River Café」的小店裡,用一杯不加糖的美式給自己的嗓子解了圍。

坐在咖啡店裡,張潮開始想念家鄉的食物了——無論是福海的魚丸、荔枝肉、佛跳牆、甜筍、炸蠣餅,還是燕京的烤鴨、銅鍋涮肉、芝麻燒餅,甚至就連山西的麵食和廣東的白切雞都回憶了一遍。

口水都差點滴下來!

這一趟不知不覺已經出來10天了,除了在唐人街「四川菜館」那一頓,吃的幾乎都是西餐。雖然花樣不少,但是終究還是不能滿足自己對中餐的渴求。

這讓張潮對食物產生了一些思考。

張愛玲的《色·戒》當中道出了女人與男人的“心”的不同——其中關於女人那句少兒不宜,男人那句則頗有意思:“要抓住一個男人的心,首先要透過他的胃。”

可能有人要說這麼講太偏頗,世上總有不貪食的男人——但藝術家從來不對“事實”負責,藝術家要抓住了千百種“事實”當中情緒最強烈的那一瞬間。

“要抓住一個男人的心,首先要透過他的胃。”不是真理,但放在的語境裡卻足夠令人信服。同時也道出了食物與情感之間微妙的聯絡——

食物對於人類來說,擁有超越溫飽的精神屬性,人們既用食物慰藉彼此,也用食物互相傷害。

它可以是維繫關係的紐帶,也可以彰顯權力的工具,還可以是文化認同的象徵,以及個人與集體記憶的載體。

對於文藝作品中的食物,張潮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李安《飲食男女》中朱師傅為女兒們做的一頓又一頓的大餐。張潮第一次看的時候,只覺得這是朱師傅對女兒愛的表現,他希望女兒們能從自己烹飪的食物當中感受到父愛。

但是後來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張潮又從中看出另一層意味——食物,同樣是朱師傅彰顯自己在家庭當中的“主導權”,從而“控制”三個女兒的工具。

因為每星期的這一頓大餐,三個女兒都必須按時按點回到家裡品嚐。飯桌上的氣氛也毫不溫馨,而是充滿了壓抑與反抗的意味。

朱師傅失去味覺以後無法嚐出食物的味道,導致調味失常,三個女兒都吃出來了,卻都因為各種原因不說,或者不敢說。

當朱師傅終於放下自己“一家之主”的權威,重新投入與錦榮的家庭生活中去,再次成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以後,他的味覺終於恢復了。

有了這個經驗,張潮又忍不住想到了正在創作的《原鄉》。

身在異鄉的林榮生會面對這樣的問題嗎?唐人街雖然有中國餐館,但那畢竟不是自己家鄉的味道。

他又想到了林小海——林小海的原型其實是自己小學的一個同學。有一次,那位同學的父親從美國帶了許多巧克力與糖果,他又把這些帶到學校裡。

在90年代初的福海,這些都是極稀有的,這位同學因此也當了幾天的“國王”。

但是巧克力和糖果散完以後,這位“國王”也只能黯然下臺——他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期盼,期盼自己的父親什麼時候再從美國回來;如果人不回來,託人把巧克力帶回來也行。

食物在這裡,不僅是他與他父親之間最親密的共同想象,也是一個孩子施展“權力”的初次體驗。

想到這裡,張潮起身付了賬,開始回到公寓,開始繼續創作自己的新了。

此刻相比於成為億萬富翁,張潮更希望自己能寫好心裡“飲食男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