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佑說;“只是這廟宇建好之後,該用個什麼名字呢?”
計天聽到張全佑的擔心,立刻呵呵一笑,說道;“此事何需公子關心,請問公子,我們是給誰建廟哇。”
張全佑接過來說道;“幸虧計先生提醒,我懂了,這座寺院建好之後,就叫做福德神廟。”
聽到張全佑把即將修建的廟宇名字都想好了,計天和趙友凡連連點頭。
三個人站在空場裡又商量了半天,依著張全佑的意思,由計天擔任總主持,趙凡友協助計天,他負責出資和掌舵,計天只好對張全佑解釋道,自己守孝在身,不便拋頭露面,由趙凡友主持此事即可,另外也不用他完全出資,只要他們回到縣裡,公開號召給福德公修廟,縣裡的大戶肯定回捐助。
最後,張全佑依了計天,三個人回到福德公府裡,由計天出面,請來了縣裡幾個鄉紳,計天開明宗義,說道要給福德公修建廟宇,那幾個鄉紳立即表示,每人出資白銀五十兩,另外,還由他們幾人包下修建廟宇的磚瓦石塊,張全佑急忙表態說;“所有的木料和工錢由我來出。”
幾個鄉紳聽了急忙擺說;“不可,不可。”
張全佑聞聽,有些急了,他站起來,抱拳鞠了個羅圈躬,然後說道;“各位鄉鄰,給家父建廟,我這個當兒子的本當竭盡全力,我本不打算麻煩各位鄉鄰,只是計先生說此乃造福一方之事,萬不可一人獨攬,我這才請來各位鄰居,即便如此,我也不是想讓各位拿錢,所以,各位就不要爭執了,以免傷了和氣。”
張全佑的話音剛剛落地,一個高個子鄉紳站起來說道;“全佑公子,你千萬不要多心,我贊成計先生的話,此乃造福鄉梓之事,豈能由你一人出力。”
張全佑急忙又說;“我理當出力,理當出力,各位就不要和我爭了。”
“那不行,我今天就實話實說吧,福德公的神位已經被我供奉在家中了,今天你不來找我們,我們還想商量著要給福德公修建一個大的廟宇呢,這下好了,我們就齊心協力建好福德公神廟。”
這番話是一個住著柺杖的老年鄉紳說出來的,他剛剛說完,那幾個鄉紳就給他鼓掌,接著又交頭接耳,計天和趙友凡聽見他們私下裡說的正是大門上出現福德公正神神位這件事,但是,兩個人誰都裝作沒聽見的樣子。
這時,張全佑只好站起來對計天說;“計先生,您開此事該如何是好?”
計天說;“資金方面就按著幾位鄉紳的意思去辦,順便我們在成立一個福德公神廟修建基金會,我的意思是請大家共同商議,可否推舉一人擔任會長。”
聽了計天的提議,剛剛說完的老者立刻說道;“計先生的提議甚好,甚妙,會長人選嗎,我想就在咱們眼前,當然是由全佑公子擔當最合適了。”
老鄉紳說完,帶頭鼓起掌,坐下的其他人也都跟著拍起了巴掌,會長人選就算透過了,計天又提議;“我看副會長就由在座的幾位鄉紳擔任,便於我們商量事情。”
幾個人立刻哈哈大笑,幾乎同時說道;“當仁不讓,當仁不讓。”
等到大家說完了,張全佑忙著提議;“我看副會長還應當有計先生一位。”
幾位鄉紳立即附和;“那當然,那當然。”
計天忙著站起來解釋道;“各位,各位,千萬放過我,我現在守孝在家,實在不便於主持公務,要我說呀,這個基金會里還缺個管事,大家諸事繁雜,不能全部騰出身來處理建廟事宜,我想推薦一位,就是本縣儒學學生,即將要考取功名的這位趙友凡先生。”
計天說完把手指向了趙友凡,鄉紳當中有熟悉趙凡友的,立即符合道;“趙先生的人品和學識我瞭解,他要是能夠但當我們基金會的管事,那可是實在太好了。”
這個人說完話,還沒等別人表態,張全佑立刻說道;“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各位鄉鄰我還有一事相商。”
眾人齊問;“還有何事?”
張全佑說;“在下略備薄酒素飯,請各位移尊就屈,千萬不要推辭。”
聽了張全佑的邀請,幾位鄉紳互相謙讓一番,這才在主人的帶領下,去了飯廳,席上雖無雞鴨魚肉,素菜淡酒卻也十分隆重。
第二年新春大吉之日,靠江灣村不遠處,一座硃紅漆門,圍牆高聳,前後兩進院子,正殿飛簷斗拱,內廊的牆壁上描繪著南無伽藍菩薩封賞土地公的連環畫,正殿裡供奉著伽藍菩薩,稍稍靠後的地方,供奉著福德公神位,後院旗杆高聳,並排兩溜青磚紅瓦的房子,福德公神廟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