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二〇章

聽了少年的話,趕車老漢臉上露出了極複雜的表情,似乎又有些欲言又止的樣子,他再次四下裡看了看,確定那兩條好漢真的沒了蹤跡,這才長出一口氣,緩緩地對著少年說道;“怎一個謝字了得!”

然後不等少年有所反應,又補充了一句;“走,到你二伯家再從長計議。”

馬車粼粼,過了城門,到了陳記陶器店門前,並沒有停下,而是繞到後門,敲開門後,直接把馬車趕進了院子裡,到了院子裡以後,出來開門的二伯很警覺地反鎖上了後大門,少年這才下車,開啟後座上的蓋子,拿出來一個用黑布包裹著的小鐵匣,瞬間鑽進了屋子裡。

這一夜,陳記陶器店的後宅,始終亮著一盞燈火,直到天色發亮了,那盞燈火,才消失。

縣城,縣城,一縣之城,城,以盛民也,從土,是因為圍繞著盛民的城,要修築高大堅固的牆也,稱之為城牆,重要的城池,往往裡外修築兩道城牆,為了區分於外城牆,裡面的那一道城牆往往又被稱之為郭,郭廓相通,於是乎,又有了城郭的稱謂。

臨沅縣城似乎不是那麼十分重要的城池,所以,他只有一道高不過丈餘的城牆也就不足為怪了,也許是為了彰顯太平,也許真的是為了來往商賈之便利,當然,更多的還是縣太爺們為了宣揚自己的政績,為了博得一個好名聲,為了能夠升遷,而做出的一個精心設計的舉動。

所以嗎,臨沅縣城已經有一段日子夜晚不關閉城門了,守城門的衙役和兵丁去了哪裡,據說,因為牢房的看守不夠,所以,他們全部轉行當了獄卒,當然,也有這麼解釋的,名曰是為了方便商賈,便利百姓,其實,卻是為了他們暗中販運私鹽大開方便之門,試想,守城門的兵丁要是盤查到私鹽販子和縣令大人勾結到一起,那該如何是好呢?

當然,上面說的是閒話,也可以說是為了更好的說明臨沅縣城為何到夜晚不關城門的緣故。

話說回來,就在陳老伯幹著馬車進了城門洞子的時候,文娘和曉月坐在馬車裡,見到少年陳茵和來接的二伯接上了頭,趁著他探頭朝外面看,向二伯問話之際,含住黑珍珠,隱身下了車,在他們眼皮子底下,順著城門洞走進了城裡,又抬頭看看黑黢黢的城牆,暗中想到,夜晚在城牆上行走,該是一番怎樣的的感受呢。

兩個人這是第一次有閒心在暗夜裡觀看城牆,至於為什麼,他們也說不準,也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完成了一件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的任務,也許,他們感到很愉悅,因為他們報了仇,真的嗎,也許是吧!

文娘和曉月在暗中看了一會城牆,直到陳茵他們的馬車從他們身邊飛馳而去以後,才沿著馬路朝縣城裡走去,有城牆的城池並不大,他們二人走過了兩條街路,抬頭望去,眼前就是江記活魚店,這就到家了。

二人大步流星,走到了活魚店門前,其實,從很遠的地方,他們就已經看到了屋子裡閃著光亮,所以,到了門前,文娘率先舉手敲門;“噹噹噹,”聲音不是很大,卻很有節奏。

不一會兒,屋子裡傳來了問話之聲;“誰呀?”

女人的聲音,站在門外的文娘和曉月努力辯聽,想知道是江白還是巧鳳,不過,直到門開了,他們也沒有聽出來那個說話的聲音是誰。

門開處,站著一箇中年婦女,文娘和曉月這才看清楚,是江白的阿媽,站在他們面前,兩個人一聲驚呼;“阿媽!”

接著曉月又問道;“阿媽,你啥時候搬過來的?”

江白阿媽沒有回答他們著急忙慌的提問,而是滿臉狐疑地問道;“你們是?”

江白阿媽哪裡能認出來站在他面前的兩個男子漢,所以,只好疑惑著問了起來,江白阿媽的問話,提醒了文娘和曉月,他們這才小心地報上名號到;“阿媽,我是文娘,我是曉月。”

“哎呦,看你們的樣子,嚇了阿媽一跳,我還以為是壞人呢,走,快點進屋。”

江白阿媽說完話,又看了看文娘和曉月的身後,接著很緊張地把文娘和曉月拽進了屋子裡,江白阿媽的舉動讓文娘和曉月有了三分不詳之感,所以,剛進到屋子裡,嘴快的曉月就問江白阿媽;“阿媽,江白呢?”

江白阿媽先是唉了一聲,然後才說道;“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