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這一聲叫喊過後,從他的前胸膛裡傳來一個很納悶的問話聲;“我為什麼要放開你,我為什麼要放開你,你是我的懷玉小和尚,從前的時候,在伽藍寺裡,我可是整夜趴在你胸堂上睡覺的,那時候,你放屁打呼嚕,我可是沒有嫌棄過你,現在怎麼啦,你倒嫌棄起我來了,真是,看我咬你不!”
前胸的聲音剛剛落下,晉元突然感到自己的心口窩一陣劇痛,他立刻大叫一聲,伸手去推還抱著他的那個美女,卻不料,他伸手去推的時候卻推了一個空,剛剛還在摟抱著他的美女,此時已經離開他足有一步之遠了。
這時候的晉元哪裡還能顧得上別的,他急忙低頭看自己的前胸,哇,這是怎麼回事,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原來,晉元的目光所及之處,那個心形胎記似乎紅得十分鮮豔,在鮮紅的胎記裡面,分明長出來兩個字,一個是懷字,一個是玉字,連在一起,豈不就是懷玉兩個字嗎!
江面上,銀灰素灑,朦朦朧朧,十分迷濛,就如同晉元的心情一樣,他是那樣迷惑,那樣不解,剛才還是一塊胎記,此刻卻長出來兩個字,就憑著這兩個字,對面的蒙面美女,已經認定了他就是她的小和尚,這是為何,難道天底下的道理都是這樣的嗎!
晉元雖然是在迷惑之中,突然間卻是靈光一閃,心念一動,卻又想起來,事情絕非那麼簡單,自己一定要問清楚才行,絕不能她說啥就是啥,於是,晉元想了又想,看了又看,最後,還是十分艱難地開口問道;“你是誰?你叫什麼名字?你是在船上的那條黑影嗎?你是小和尚懷中的那隻蛤蜊嗎,小和尚去了哪裡,你為何又成了大美女了?”
聽到晉元一連串的發問,對面的大美女微微一笑,似乎早已了準備,就聽她開口說道;“你早就該如此問我,我可以先回答你兩個問題,我叫蚌娘娘,確實是小和尚懷中的那隻蛤蜊,你懂了吧。“
幸虧晉元早就看出來這些相連著的過程,心裡也早已經有了準備,不然的話,他一定會嚇一跳,於是,他還是很坦然地站在蚌娘娘面前,盯著她看,這時候,卻見蚌娘娘又開口說道;“至於,其它的四個問題,我要在你看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再告訴你。”
晉元正要想參透蚌娘娘剛才說的話中的玄機,不過,還沒等他參透之時,蚌娘娘把話一轉,讓他看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又讓晉元好生不理解,在晉元看來,既然對面的美女已經承認自己叫蚌娘娘,是那隻蛤蜊,接下來的事情似乎應該很好解釋,她卻為何還要讓自己看什麼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呢,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是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還是發生在小和尚身上的事情,亦或是兩者都不是,而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呢,參不透,怎麼辦,只好繼續發問了,或者說是向人家求教了,沒法子,誰讓自己不知道呢,就這樣,晉元只好又問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事情?”
晉元的問話之聲還在朦朧的月色中飄蕩,卻見對面的美女蚌娘娘,抬起她那隻潔白如玉的手指,指著前方說道;“懷玉小和尚你快看!”
晉元聞聽後,還沒有來得及分辨自己到底是不是懷玉,到底是不是小和尚,就已經身不由地順著蚌娘娘的手指方向,朝前看去,晉元目力所及之處沒了月色,沒了江水,只有迷迷濛濛,混沌翻滾的黑霧。
晉元正自疑惑間,突然刮來一陣狂風,晉元剛聽到耳邊風聲呼呼作響,卻不料那團翻滾的黑霧被這陣突如其來的狂風吹跑了,黑霧消失過後,又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晉元先是看到江邊不遠處出現了一座福德公神廟,還沒等晉元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情的時候,那座福德公神廟突然不見了,他眼前又出現了一座荒山,山下正走著一個人,遠遠看去,不是十分清楚,只能是朦朦朧朧地看到是個人。
這個人是幹什麼的,為何會出現在荒蕪人煙的大山裡,晉元有些不解,忽聽前方有人高聲喊道;“懷玉主持,別來無恙乎!”
接著他又聽到回答之聲;“真是巧得很,原來是峨眉山空寂大師,不知師兄到此有何貴幹?“
就聽另一個聲音說道;“還不是去伽藍寺尋訪師弟你不果,我這才匆匆追趕而來。“
這時候,就聽被稱作懷玉的和尚說道;“師兄的飛昇之功果然又有了長進,實乃可喜可賀。
聽到這種莫名其妙地對話,晉元好生不解,就在晉元十分疑惑之時,對話的聲音卻越來越近,晉元不由得循聲望去,卻發現離他不遠處,在一片不大的小樹林子裡站著兩個身穿灰色袈裟的老僧人,這兩個僧人中一個身材高大魁梧,隆鼻深目,腳下穿著草鞋,身下的褲腿卻很短,還沒有蓋上腳踝骨。
另一個僧人身材消瘦,細長的臉,兩隻眼睛眯縫在一處,身上的袈裟打著補丁,兩個人相見後,互致問候,敘說想念之苦,接著那個身材削瘦的僧人問那個身材高大的僧人道;“懷玉主持,你這是要去哪裡,為何一人孤身前往,身邊連個徒兒都不帶呢?”
懷玉和尚回答說;“吾乃遵循先師訓誡,前去蓬萊山誦經修法卻不知師兄找我有何事?“
空寂大師聽了懷玉主持的話以後,說道;“前些時日,我在山中寺院研**乘經,有一句卻始終參詳不透,故此前來請教。”
聽到此處,懷玉忙說;“師兄見笑了,想我佛法修為遠不如師兄,卻為何要說前來請教呢!”
空寂大師見懷玉和尚十分謙虛,忙著解釋道;“師弟不必謙恭,現如今普天下之人,有誰不知,有誰不曉,師弟的佛法造詣遠遠在我之上,我這次來真就是有一句話參透不祥,所以,才來請教,還望師弟不吝賜教!”
話已至此,懷玉和尚只好說道;“師兄休要客氣,我們還是共同參詳方為上策,我看我們不如邊走邊聊,這樣也不耽擱我們的腳程,不知師兄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