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么女和玄狐夫妻雙修了幾百年,彼此間是十分了解和充分信任的,因此,她見玄狐讓自己陪著他散步,心裡馬上就明白了他的用意,其實,即便玄狐沒有這樣的用意,小么女也會在藍光凝結之後,把心裡的疑問一股腦地提出來,因為,小妖女似乎比玄狐還急於知道,玄狐開啟智慧之眼到底看到了什麼?他父親還有其他神靈是如何知道他們把玄奇和玄妙送到了人間?
心裡裝著疑問,兩個人開始默不作聲地走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流淌在穹頂上的藍光逐漸暗淡下來,玄狐和小么女腳上的水晶靴卻閃閃發光,這是好的徵兆,至少說明父親用來禁錮他們的藍色之光已經凝結了,藍光凝結就意味他們的宮殿已經被隔離開來,從現在起,任你是大羅神,也無法進到這座宮殿裡來,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他們的隱私和秘密就得到了保證,這不正是他們所需要的嗎?
水晶靴發出的白光在已經黯淡下去的藍光的映襯下,給整座宮殿增添了幾分熱鬧和妖嬈,屋子裡的光線不再單調了,這時候,玄狐停下腳步,看了看腳上閃出白光的水晶靴,然後問小么女;“你剛才是不是想問我,開啟智慧之眼後,我看到了什麼,我們的事情為何敗露了?”
小么女聽到丈夫的詢問,反倒不那麼急著知道這些了,反正到時候他也會說的,於是,她沒有按著玄狐的意思回答是和不是,而是讚許道;“夫君,你的讀心術和洞察能力又上升了一層,實在是讓為妻的欽佩不已。”
玄狐聽到小么女的稱讚之言,搖晃著腦袋說道;“哪裡、哪裡,至於我看到了什麼,那是明擺著的,一會兒我會詳盡地告訴於你,不過嗎,我覺得還是應該先把我想到的事情說出來,也好讓夫人幫我參詳一番!”
咋一聽到玄狐的話,小么女不由得一愣,因為她實在想不明白,在這個危機時刻,玄狐為何還要想別的事情,而且還要讓她幫助參詳,不過,等到小妖女又看了一眼還在沉思中的玄狐之後,心裡似乎有些開竅了。
既然玄狐並不急著告訴自己想要知道的那些事情,就說明他此時此刻想的事情,一定更加重要,說不定還暗藏著玄機,只是小么女見玄狐說完了要把他想的事情告訴自己,卻又遲遲不開口,情急之下,小么女只好問道;“夫君,你到底想到了什麼事情呢?”
玄狐還在沉思之中,不過,當他聽了自己妻子小么女的詢問之後,還是整理出了大概的頭緒,然後開始有條不紊地說道;“其實,我們從一開始想要另闢蹊徑,飛昇到大羅天,父親大人就已經洞察了。”
這一句話立刻提醒了小么女,做為尊者的女兒,她當然知道父親的神通已經廣大得無邊無際了,平宇天的神靈,超過五千年之後才會一點點修煉出一隻智慧之眼,至於這個一點點到底要到什麼時候,那就要靠個人的修為了。
不過,無論你有多麼高的悟性,也不管你清修了多少年,終其一生,也只能修煉出一隻智慧之眼,正因為如此,在平宇天凡是額頭上長有智慧之眼的神靈,不但備受尊重,而且還會晉升到僅次於尊者的地位,成為慧者。
而小么女的尊者父親,額頭上卻有三隻智慧之眼,據說,他的第一隻智慧之眼,是佛陀送給他的,那時候佛陀還沒有修成正果。卻因為忽然悟道而捨棄王位,在須尼山上體悟人生空苦無常之理,遇到淨居天人,化成比丘為其講經釋道,讓他悟出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玄妙至理,他這才決心出家修行,甘願做一個苦行者。
於是,這位王子出身的苦行者乃入雪山經受苦寒之刑,六十年裡只吃過一粒麥子,此時的行者身形消瘦,猶如枯木,不過道業卻不見長,他這才感悟出來,僅僅依靠苦行究竟不是獲取至高無上之道的途徑。
百年後,他另闢蹊徑,廣遊山川大澤,這日,他來到尼漣河畔,遇到一位放牧的年輕女人,趕著一群犛牛在河邊放牧,牧牛之女見這位苦行者形如枯槁,身如麻桿,走路踉踉蹌蹌,看到牛群竟然不知道躲避,而是一頭栽倒在牛群之中, 那群正在行走和低頭吃草的犛牛,看到他跌倒在地,慢慢地把他圍攏起來。
並且圍著那個苦行者呣呣叫起來,牧牛女眼看著這位路人就要成為餓殍,她放牧的那些犛牛已經十分同情地朝著她叫了起來,很有一些求救之意,於是,母牛女起了憐憫之心,她解開衣襟,搬起倒地之人的頭顱,想讓他喝犛牛之奶,不料,她搬起那個人的頭顱之後,才發現,這個人已經昏迷過去,無奈之下,牧牛女只好用自己的**哺育他。
孰料,那個倒地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的人,吃過她的乳汁後,立刻恢復了常態,身體有了力氣,臉色也開始泛紅,就在他準備拜謝這位恩人之時,那群犛牛和母牛女卻不見了蹤影,他的身邊只站著一頭牤牛,看樣子是準備託他走路的。
看到此情此景,倒地後獲得重生的苦行者,大徹大悟,於是,他騎著那頭犛牛,來到了菩提樹下,用地上的青草做了一個墊子,然後端坐於草墊之上看著犛牛發誓道;“不成正覺,終不起座!”
又過了多長時間,無人知曉,眼看著滄海變成了桑田,菩提長出了甚深的定慧之力,明瞭一切法,又以上上智,通達甚深,找出十二因緣,於明相出時,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於是,後人尊稱其為佛陀,也就是佛祖。
似乎是在玄狐的啟發下,小么女才在這個時候想起了尊者父親親口告訴她的有關佛祖的往事,那麼,佛祖的出生和他們有什麼關係呢,父親為什麼要告訴她這件事情呢?
難道說,這件事情和父親有什麼關聯嗎,不至於呀,那是西天佛祖的過去,不對,真的不對,假如和父親毫無瓜葛,他為什麼會三番五次地提起這件事情呢,而且每次說到那隻犛牛的時候,卻又是欲言又止的樣子。
小么女再次陷入了沉思,而這時候的玄狐卻抬起了頭顱,把深邃的目光從遙遠的天際收了回來,開始端詳著自己的妻子,他在等妻子說話,可是他等了半天,卻沒有聽到妻子的話語聲,看到陷入沉思中的妻子,玄狐眨了眨眼睛,瞬間從他的眼睛裡閃出來一道晶瑩剔透的水晶之光,直接照射到了小么女的眼睛裡面,小妖女猛然間抬頭,睜大眼睛,發出詢問的目光——夫君你有事情要說嗎?
看到小么女從遙遠的過去回到了現實,玄狐這才輕聲問小妖女道;“愛妻,你還在思索父親的事情嗎?”
小妖女聽到玄狐的問話,並沒有驚訝,因為她知道,玄狐有一種奇異的法力,那就是可以鑽進你的思維之中,洞察出你在想什麼,接著要做什麼,當然這僅限於和他最親近的人,對於外人而言,他現在還只能是做到窺測和揣度,當然了,玄狐的這種窺測和揣度也是八九不離十的。
所以,小么女見玄狐在問自己剛剛回憶起來的事情,就回答道;“是啊,我也和你一樣,剛剛想起來一件事情,卻又陷入了沉思和迷茫當中。”
玄狐聽到小么女的回答,眼睛裡卻又閃爍出一道綠幽幽的光亮,然後緊盯著小么女說道;“其實你早就應該想到,父親為何經常和我們嘮起西天佛祖的事情,而且他每次提起佛祖過去的時候,就一定要先說說那頭犛牛呢?”
“犛牛,什麼犛牛?”
小么女反問了一句,玄狐接著回答說;“難道你忘記了嗎,牧牛女救醒了哪位苦行者之後,連同那群犛牛卻突然消失了!”
這時候小么女反應了過來,她立刻接著說道;“不過,那位牧牛女卻給苦行者留下來一頭犛牛,是那頭犛牛託著王子來到了菩提樹下的。”
小么女說到這裡,偏偏停了下來,玄狐不得不接著啟發道;“接下來呢?”
“接下來!”
小么女重複了一句,似乎還沒有找到答案,玄狐見狀不得不又提醒道;“接下來那頭留下來的犛牛去了哪裡呢?”
聽到玄狐的提醒,小妖女多少有些開竅,也順著玄狐的意思說了一句;“是啊,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那頭犛牛後來幹什麼去了呢,按理來說,它託著王子來到了菩提樹下,應該是有功的呀,父親為什麼說到這裡的時候就不說了呢?”
小么女不說了,卻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夫君,玄狐卻微笑著反問道;“你為什麼不說了呢,難道有什麼難以啟齒的嗎?”
難以啟齒卻也未必,不過,小妖女卻偏偏就不能說出來,畢竟女兒還是不要直接說出父親的隱私為好,不過,說句實實在在的話,平宇天的世界裡,根本就沒有凡人,他們不過是借用了凡人的一個外形,卻又完全不同於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