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四十二、情盡此生,來生不見(大結局)

“觀音婢,你在說什麼?”李世民心頭猛然一跳,一臉愕然的瞪著妻子。

“陛下,你曾不只一次在夢中喚過她的名字。”長孫皇后略帶挪揄的看了他一眼,臉上浮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李世民臉上的表情頓由愕然變成呆滯,他竟在夢中呼喚過楊珪孃的名字?面對妻子那挪揄中略帶了然的目光,他心頭忽然有種說不出的狼狽和尷尬。

楊珪娘是他的弟媳,他殺了她的丈夫和兒子,結果又在心裡肖想她,這......

“陛下不必覺得不好意思,情感一事,本就是誰也說不清楚的問題,更何況楊珪娘本就是這世間難得一見的聰慧與豁達並存的奇女子。”

“她這一生的悲劇可以說是由臣妾和咱們李家而起,臣妾對不住她,咱們李家也對不住她。”

“陛下對她動了情,從某種意義上講,亦算是一種償還,臣妾這些年從不曾提過此事,就是怕提出來陛下尷尬。”

“但現在臣妾已經不能再陪伴陛下了,若再不點明此事,對陛下,對她都有可能是一生的遺憾。”

“臣妾打心眼裡希望,在我離開之後,有個真正懂陛下,知陛下的人陪伴在你的身邊,楊珪娘,臣妾相信她就是那個人。”

“只是她的身份不同旁人,陛下想納她,估計會遇到一些阻力,不僅是外在的阻擋,就連她自己,一時半會多半也過不了心裡那道坎。”

“為此,臣妾特意寫了封信,待臣妾離去之後,陛下將這封信交給她,臣妾相信她看了之後,應該會同意入宮侍奉陛下的,信放在青嵐那裡,待臣妾死後,她會拿出來交給陛下。”長孫看了丈夫一眼,道。

“觀音婢,我......”李世民只覺喉嚨發堵,他靜靜的看著妻子,視線不自覺的模糊起來。

他的結髮妻子,自從嫁給他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忘了自己,她所有的一切思慮,都站在他的立場上,她為他所考慮的一切遠比他自己考慮周到。

這樣的深情,讓他汗顏,讓他感動,讓他覺得無以為報,同時,也讓他心裡有種莫明的失落。

他在她身上從來不曾感受過吃醋這樣的情緒,這些年,不管他後宮進多少人,也不管他寵幸誰,喜歡誰,她從來不會不高興。

她的心裡似乎沒有嫉妒這個詞的存在,古往今來,大家對女子要求的賢之一字,在她身上無疑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可她這樣的賢,這樣的豁達通透卻讓李世民在感動之餘,會情不自禁的去想,會不會是她對他根本就沒有男女之情?

不然,她為何能如此坦然的面對這一切?若換成是他,得知她對哪個男人有不一樣的的情感,只怕會妒忌的發狂。

當年玄武門,李元吉臨死前的怪異的表現,曾讓他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釋懷。

哪怕他明知這事和妻子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心裡仍然感覺很不痛快,在處置李元吉的幾個兒子時,他心裡沒有半分遲疑。

“觀音婢,你,愛過朕嗎?或者說你後悔過嫁給朕嗎?”想起往事,想起妻子對他納美的態度,透過朦朧的雙眼,李世民忽然鬼使神差的問出了這麼一句話。

長孫皇后聽得一怔,她愛他麼?這一點應該是毋容置疑的,肯定愛啊。

她六歲就和他訂了親,她三十六年的生命有三十年和眼前這個男人糾纏在一起,他幾乎橫貫了她不算漫長的一生。

除了他,她也沒有機會去接觸和了解其它的男人,更別提,從小到大,不管在哪裡,他都是那樣的耀眼出眾,在她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知給過她多少感動和庇佑,她不愛他,愛誰?

透過他這張已經染上歲月痕跡的臉,她的思緒不自覺的飛到了三十年前,兩人第一次見面時的光景,再到第二次,第三次......

幾乎是每見一次,她對眼前這個男子的印象和好感就加深一分,等到父親和伯父相繼去世,她們母子幾人無依無靠,被人為難的時候,每次都是他認無反顧的擋在自己的面前......

想起當年的那些往事,長孫皇后的目中不自覺的流露出一抹痴然。

她另一隻綿軟無力的手仿被灌入了某種神奇的力量,不自覺的揚了起來,輕輕撫上眼前這個已長滿鬍鬚,爬滿淚痕的臉。

“當然愛,二郎,我怎會不愛你,此生能嫁給你,觀音婢,無怨無悔。”長孫痴痴的看著丈夫的臉,嘴裡輕輕的吐出這麼一句。

李世民的情緒崩潰,他一把握住妻子的手,繼而緊緊的將妻子擁進懷裡,竭斯底裡的痛哭起來......

宮殿外面的那些人,聽著裡面隱隱傳來的,仿若野獸般壓抑的哭聲,無數人的眼眶不自覺的紅了起來。

長孫皇后被李世民緊緊摟在懷裡,後背的衣衫被他的鼻涕眼淚染溼,她聽著丈夫壓抑而悲愴的痛哭,心裡奇異的並沒有多少悲傷,思緒繼續遠飄。

她無疑是愛眼前這個男人的,不僅愛,還愛得深且沉,愛得自從嫁給他的那一刻起,她心裡便沒有了自己。

嫁入李家的這些年,她無怨無悔的幫著他打理後宅,招攬才俊,幫著他安良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