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二十七、惱怒憋屈的帝王(上)

不說長孫安業,但說劉德裕被尉遲敬德一番奚落後,不由自主的垂下視線,閉上了眼睛,臉上露出一抹如釋重負的無奈和悲涼。

他跟隨李世民多年,一路隨著他南征北戰,不知親眼見證過李世民創造多少奇蹟,自然深知他的本領。

他知道此次兵變勝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卻不曾想過,會敗得這般的窩囊和徹底。

他們雙方的較量,就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幼兒和一個巨人,顯得那樣的可笑和荒唐......

他明知這是一條不歸路,卻仍義無反顧的走了下去。

只因當年他欠了隱太子李建成很大的一個人情,李建成對他的父親有大恩,秦王府和太子府的鬥爭,他一向沒有參與過。

亦因如此,玄武門的事他一無所知,他沒有參加玄武門事變。

不過李世民上位之後,並沒有忘記他們這些老人,不曾參與玄武門的秦府舊將雖不曾封爵,大多卻都身居要職。

一年多前,他驟然聽到李建成身死的訊息時,呆愣了半天,並情不自禁的想起老父去世前的殷殷叮囑,讓他一定要好生報答太子殿下昔日的恩情.....

這一年多以來,他的心情一直很矛盾,很複雜,陛下對他有知遇之恩,隱太子對父親有救命之恩,兩方都是恩主,他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直到數月前,李孝常找上他,他忽然發現,也許這樣的選擇最合適他,不管結局如何,他也算是為隱太子盡了力,死了之後,九泉之下的父親應該不會再指責他了。

不說劉德裕的心事,但說李世民,待尉遲敬德將李孝常、馮德裕和長孫安業一干人等羈押下去、前來稟報他的時候,他的臉一下也就沉了下來,心頭更是怒火沖天。

今天這場宮變雖然是兵不刃血的解決了,可憑著李孝常這麼一個賦閒在京、又非李家族親的王爺,只因心存叛念,就聯絡到了這麼多的人,這件事的背後到底涉及了多少人的利益?

“敬德,這事你暫不要聲張,李孝常能說動馮德裕,煽動禁衛軍,這後面肯定還牽扯著無數的人,朕也想看看,這京城裡,還有多少人在暗中蓄謀,窺視著朕、和朕身後的這把椅子。”李世民面色陰沉如水,冷冷的道了一句。

尉遲敬德聽著他話中潛藏的殺機,頓感背脊一涼,陛下這是動了真怒!

“好了,這事要查也要等到年後,今個兒是大年三十,除了宿值的人手,其他人都回吧。”李世民生了會悶氣,復想起今天是什麼日子,微微緩和了下臉色,對尉遲恭道了一句。

“臣告退。”尉遲敬德拱了拱手,轉身離去。

“二郎,可是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李世民回來的時候,雖然儘量調整心情,臉色仍有些不自然,太上皇李淵見狀忍不住問了一句。

“沒什麼,一點小事,已經解決了,等兒子陪父皇用完午膳,再和父皇商議一下晚上的賜菜及群臣宴等事宜。”李世民抬目看了父親一眼,笑著介面道。

這一瞬間,他幾乎忍不住懷疑李孝常背後是否有他的影子,不然,這李孝常哪裡來的這麼大的膽子,敢肆意拉籠進禁軍統領,煽動禁軍發動宮兵?

就算他們萬一兵變成功,憑著他那塊料還能奪子大唐江山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