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9章 故地重遊

算起來,用煉製元氣丹去購買法器然後提取元氣來提升這種方法的確有些吃虧。他想到了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去收集那些法器廢品,然後注入元氣恢復法器功能之後再拿去拍賣,這樣,就能夠賺到買下其它同等法器的錢。因為元氣注入法器,會比他抽起法器中的元氣要簡單容易而且量少。

當然,還有一個可以同步實施的,就是買一個法器之後抽取裡面的元氣再注入元氣,然後再賣掉,這相當於一個法器賺了雙份元氣。

因為宣州現在只有他們一家拍賣行,而拍賣行有個規矩,就是開始拍賣行的人不能夠自己參與競拍,也不能委託自己的人參與競拍。否則的話會對拍賣行的聲譽有極大損害。

因此,楊仙茅決定到其他的地方去參加拍賣會,購買法器實施自己的計劃。

他上次硬吃韓家一萬七千兩銀子,再加上其後他煉製提升丹藥級別後出售,並組織了幾次拍賣會,又賣得了一大筆銀子,足夠修建整個宅院了。

這項工作當然交給了父親楊明德,按照原先的宅院規劃示意圖進行修建。他還根據蓑笠翁喜歡釣魚的愛好,特意修改了宅院佈局,專門修建一灣湖水,而且連通城裡的清水河支流,使得湖水保持清亮,有魚有蝦。

蓑笠翁知道後,一向平淡而滿是皺紋的臉終於露出來微笑。

安排妥當後,楊仙茅提出了要出去遊歷的想法。

文馨問他準備到哪裡去?楊仙茅說要去錢塘府。

錢塘府,吳越國以前的京城。

文馨沉吟片刻,抬頭望著他,說:“能帶我去嗎?我想回去瞧瞧。”

文馨是吳越國的前公主,在錢塘府長大,吳越國納土歸降之後,離開了京城,漂泊在外,最後落戶到了楊仙茅家,聽說楊仙茅要回錢塘府去,便生出這個念頭。

楊仙茅之所以選擇錢塘府作為目標,那就是因為錢塘府是整個大宋數一數二的大都市,肯定有大的拍賣行,而且楊仙茅在那呆了十年,對那座城市很熟悉。在那裡,有一種第二故鄉的感覺,同時,那距離宣州也不太遠,如有什麼急事,可以及時趕回家了。

沒想到文馨動了思鄉之情,提出要跟他一起去,楊仙茅當然沒辦法拒絕,他也很願意跟這位憂傷而美麗的公主重回故里。

現在,楊仙茅家已經有錢了,家裡買了馬車,僱傭了一個信得過的馬車伕,而楊仙茅則騎著他的赤陽驢出前往錢塘府。

一路山清水秀,越往前走,文馨的情緒就越顯得黯然,不過她總是刻意的讓自己不顯露出這種傷感來。他並不願意讓人感覺到她的傷痛,更不願看見別人同情的目光。

文馨在楊家這些日子裡,除了每日三餐下樓吃飯之外,其他的時間則都在二樓自己的閨房中寫字作畫看書。因為她的身份一直高度保密,並沒有人知道,所以也沒有什麼訪客。

在這些日子裡,她就像一隻鎖在籠中的小鳥,雖然衣食無憂,卻是自我禁錮,現如今她能夠跟楊仙茅一起出遊,彷彿重新回到自由天地之間,感覺到了一種來自心中的輕鬆之感,不過,這種感覺已經被濃濃的鄉情沖淡替代。

楊仙茅見她望著窗外青山,眼中流露出傷感,便總找些話引開她的注意力,可往往是他說上十句八句,文馨也沒有回一句。

這一日,兩人終於來到了錢塘府。

馬車進了城門,文馨便下了車,要自己走走。於是楊仙茅便讓車伕牽著馬後面慢慢跟著,而他下了毛驢,把赤陽驢栓在馬車後面跟著,自己則跟文馨一起沿著整齊寬闊的街道往前漫步。

此刻已是深秋時節,樹葉開始飄落。現在的錢塘府已經不是京城,當然也就再沒有像吳越國時得到特別關照,那時有人細心的打掃街道,使得整個皇城保持威嚴。而現在的錢塘府,只是大宋朝的一個普通的城市而已。沒有了它的特權,也就象樹上的枯葉和墜落的花朵,凋零在街道之上,落英無人拾。

兩人就在已經寒冷刺骨秋風中,行走在滿是落葉的街上,不時來往的行人,攏著手,形色匆匆。

街邊比以前多了不少乞丐和難民,在日漸寒冷的秋風中,嘴唇烏,簌簌抖。可憐巴巴的眼光望著街上來往的行人。

要是在以前,文馨上街的時候,是不會把她高貴目光落在這些人身上的。而實際上,在最初她當公主的時候,僅有的幾次出城遊歷,街道上都是被清空了的,御林軍沿街警戒,這些乞丐早就已經攆走了,沒了蹤影,她也就很難得去關注他們。而現在,這一切特權榮耀都已經不復存在了,他的目光也得到了自由,可以觀察任何一個讓他有興趣的東西。

在來到錢塘府的路上,文馨還是很傷感的,可是,到了京城之後,這種傷感之情反倒淡了許多,或許身在其中,這鄉情反倒淡了一些。

文馨在一家胭脂水粉店門前站住了,怔怔地望著。

店小二上前招呼,她並不理睬,只是怔怔地望著那店鋪,半晌,才輕嘆一口氣,又接著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