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拿起一張胡餅繼續啃。
這就看著吧。
看看大明皇帝又作個什麼。
……
【但小皇帝畢竟初視朝政,一切都感到陌生,因而對於輔臣張居正是事事仰賴的,對他尊崇備至,開口即稱“元輔張先生”,總是以“先生”相待。】
【張居正也盡心盡責地輔導小皇帝處理朝政,大至朝廷用人之事,小至宮中節儉之事,無不一一關照。】
【為了使小皇帝知人善任,萬曆二年(1574)十二月,張居正與吏部尚書張瀚、兵部尚書譚綸,特製御屏一座,繪全國疆域,登入知府以上官員姓名籍貫,以供省覽。】
……
天幕上。
文華殿。
講讀完畢,小皇帝從懷裡掏出一塊白玉色的牙牌。
“先生你看。”
張君正雙手接過小皇帝遞來的牙牌。
上面鋟刻著三十六字。
謹天成、任賢能、親賢臣、遠嬖佞。
明賞罰、謹出入、慎起居、節飲食。
收放心、存敬畏、納忠言、節財用。
小皇帝笑著道:
“先生,這十二事是朕親筆所書。”
張君正雙手遞還牙牌,笑道:
“陛下的這些話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全包括在裡面了,可以終身奉行。”
“今後陛下所行與所寫如有不合的地方,左右臣下得執牌以諫。”
小皇帝將牙牌收回懷內,拍了拍,朗聲道:
“好!”
……
【小皇帝也深知元輔張先生的用心良苦,特命太監在宮中趕製牙牌一塊,親筆手書十二事,製成牙牌,以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以自警。】
【皇帝與元輔之間關係如此融洽,為明朝所罕見。】
【並且在太后意見與張居正意見不一致時,他還是聽張居正的。】
【而小皇帝每次視朝,都親覽奏章,十分認真。】
【年歲雖小,但他頗有一點勵精圖治之意。】
【基於這種考慮,他放手讓張居正總攬朝政,而自己則潛心於日講與經筵,為日後親政做好準備。】
【而兩宮皇太后與皇帝的放手,也讓張居正“中外大柄悉以委之”。】
【而張居正也當仁不讓,“既得國,亦慨然以天下為己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