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數日。
鄭家族地,哦不,寧家分家族地由一片白素,改為大團火紅,悲傷哀悼之意褪去大半,歡喜氛圍四下蔓延。
寧拙站在高臺上,先是祭天,後是祭地,最終燒紙錢,點冥香,告知陰間先祖們——他寧拙就在今日,此時此刻,正式分家!
“今日分家大典……得諸位鼎力相助……拙心懷感激,銘記於心。”
“自今日起,吾為族長,當立志勤勉,鞠躬盡瘁,誓以家族之興盛為己任!”
“今日之成,非一朝一夕所得,亦非一人之力可及。在此,吾尤需緬懷寧小慧、寧向國、寧曉仁等家族諸多烈士!汝等為家族血灑疆場,以生命守護家族之尊嚴與安危。汝等英魂雖逝,精神長存,吾輩心中常銘記其恩,誓以壯大家族,慰爾等在天之靈……”
“……吾當繼承先烈遺志,忠誠不渝,捍衛家族安寧。對不空門等等奸佞,惡行累累,吾寧拙誓與之不共戴天。凡有奸惡,必將剷除,拙願以身作則,砥礪前行,絕不退縮。”
“……家鄉父老,情深義重,拙感念不忘,常懷感恩之心,竭盡所能回饋桑梓。更當忠心不二,報效城主府與南豆國度,願以赤誠之心守護一方安寧。”
“……謝諸位共襄盛舉,願吾等同心同德,合力興家,共圖偉業!”
寧拙的激昂演講,讓無數寧家支脈弟子心潮澎湃,他們真是苦主脈久矣。
也有邀請觀禮的賓客,見到高臺上的寧拙,一個個神情複雜難言。
有羨慕的,有嫉妒的,有忌憚的,有輕視的……
分家大典之後,便是大擺流水席,宴請各方賓客。
昔日鄭家族地,換了新主。鄭家的族人們不是落獄,就是被太清宮元嬰修士帶走,而寧家的族人們則在這裡美酒佳餚,觥籌交錯,氛圍熱烈,騰飛與衰變在此交融,而人道興衰轉變之殘酷,卻讓有心人心底發寒。
席位排列,是精心設計過的。
主桌上,王蘭坐於高位。寧拙侍奉左右,時常夾菜於她,關懷備至。
王蘭味同嚼蠟,吃著吃著,便又抽泣起來。
寧拙連忙停箸,溫言詢問。
王蘭悲哀至極,感嘆如此美好時刻,入夢至幻,但丈夫和愛子卻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沒有享受到這一刻,實在太讓她傷懷了。
寧拙當時好生勸慰,其言語好似柔風細雨,讓目睹這一幕的賓客們無不暗贊、感懷。
緊靠著主桌的鄰桌,則坐著諸多遺孀遺孤。
寧拙勸住了王蘭之後,便下了主桌,親自帶著寧沉、寧勇等人,輪番向各桌敬酒。
第一桌便是鄰桌。
孤兒寡母們惴惴不安,寧拙當眾宣佈,功臣之後絕不虧待,將設分家學堂,免費為這些孤兒供讀。
如此善政,頓時讓遺孀們激動得眼眶泛紅、落淚,其中有人帶著子女主動跪地致謝,隨後全桌的孤兒寡母,皆跪地謝恩。
“何至於此!”寧拙也眼眶泛紅,將他們一一攙扶起來,重新落座。
動靜鬧得如此之大,吸引了幾乎全場目光。
賓客們紛紛盛讚,表示寧拙雖然年紀輕輕,卻是有家主之相!
迎賓的知客忽然高唱:“寧家學堂家老來賀!”
旋即,朗誦禮單:“上品靈石一萬顆,赤陽銅三千斤,築基級地煞火一百三十六團,勁參二百年份八十根……”
禮單頗長。
寧拙連忙起身,尊稱老師,將學堂家老迎入主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