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昱拉著她坐下,“我知道你心裡難受,能幫我一定會幫的,畢竟岳父和大舅兄也曾提攜過我,我沒忘,我倒覺得你兩個侄兒還有點水平,只是需要歷練一二。
這樣吧這次咱家都參與了,若是張家不參與反而不好,我去跟岳父說一聲,看看有沒有族人想幹的,也許有家裡困難需要張羅的呢。”
張氏望著丈夫十分感激的點頭,“我瞧著皇子們都大了,日漸有了爭寵的心思,我擔心我孃家人穩不住,我想求你把我侄兒們都送出去外放,免得被人哄了去。”
再不好,再多怨言,那也是割捨不下的親情,祖父用恩情換了她的姻緣,保她一世平安富貴,一生無憂。
她沒有能力提攜孃家,只求孃家人平安穩當就行。
崔昱倒是笑了,“你放心吧,我跟二舅兄商量過了,兩年之內他們連同孩子在內,都會出去外放的,現在缺的是外放地點和好機會,這事我會放在心上的。”
“老爺,我給你添麻煩了,我也明白爹選擇嵐兒的原因了,再回頭想想以前的事,我侄女確實不合適,擔不起崔家宗婦的職責。”
時過境遷張氏放下了心結,也終於明白老人的心意了。
崔昱倒覺得十分開心,妻子能想通不用憋在心裡難受,他當然高興了。
“你能想明白就好,老爺子最偏疼咱兒子,這一切都是為了他,也是為了整個崔家好。”
“以前不懂,現在明白了,京城那麼多姑娘唯有她得了縣主,不管用什麼法子得到的,她做到了,別人做不到就是她的本事。
祖父以前常教導我,莫要看低了任何人,客觀冷靜的去看待問題。是我被親情迷住了眼。”
張氏到底是老爺子教出來的孩子,肚裡是有貨的,否則以崔昱的驕傲和才學,又憑什麼愛重她呢,光靠恩情是不長久的。
“你我都是凡人,親情如何能輕易捨棄呢,我懂你心裡的苦,莫擔心我瞧著你的侄兒還不錯,稍加磨礪也許張家的希望在他們身上也未可知。”
“借老爺吉言了,大勢所趨無人能改,幾輩子能出一個才子就是祖上冒青煙了,這個道理我懂。
只是希望他們能靠自己走出一條路來,我也這把歲數了,等兒子當了家,我如何再開口為孃家求情啊。”
張氏其實什麼都明白,所以往日才十分焦慮,恩情只能一輩子不能用兩輩子三輩子啊。
她不過是希望後輩們能自己頂門立戶撐起門楣。
“你呀,就是太操心,也讓他們太依賴你了,你瞧你不管了,不都色色齊全了,反倒是極為刻苦上進,兩個侄兒成績也很好,人也更懂事了。”
“你說的很是,以往是我太糊塗了,我自己兒子都沒正經操心過,忽略了很多,反倒是對侄兒十分上心照顧,浩哥兒心裡委屈,因此和外家也不親近,我能不懂麼。”
又嘆口氣,“算了,我做到這份上對的起祖父的交代了。就是天潢貴胄你也得自己有本事才能立得住啊。”
“別想了,會好的,去外放個幾年就什麼都通透了,大舅兄最近得了上峰的讚賞了呢,這不也慢慢好起來了。”
夫妻兩個在屋裡說說話,氣氛溫馨和睦。
而子嵐那邊得了婆婆的提點倒是茅塞頓開,跑回去和崔浩商議。
“你去哪兒了,怎麼才回來,我還說讓人找你去呢。”
崔浩都回來洗漱過也換了衣裳坐了好半天了,也沒見著人都有些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