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竟有如此俊美少年!”。據說這是皇上看到安鎮遠時說出的第一句話。
要不是皇上當年自己也很年輕,膝下沒有適齡公主,怕是要忍不住直接賜婚了。
安鎮遠雖說是一員武將,卻比讀書人更像文人。謙遜有禮,張弛有度。
這一戰功不可沒,再加上鎮北王的極力誇讚。龍顏大悅,直接將安鎮遠從一員小小副將升遷為鎮遠大將軍,官及一品,賜將軍府,金銀布帛更是數不勝數!
如此殊榮也是大晉史上難得一見,可謂是風光無兩。
正所謂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就因為慶功宴上的驚鴻一撇,備受皇后寵愛的嫡親侄女南華郡主對大將軍竟一見鍾情!
慶功宴上,上官華就毫不掩飾地宣佈:“這個男人我要了!”
當時安鎮遠正在接受皇上和皇后的封賞,突然聽到皇后身邊的一個不過十五六歲的女孩兒來了這麼一句,著實嚇了一跳。
他心中腹誹:京城的女子都這麼開放的嗎?又不是什麼物件,說要就要了?可笑!
當時安鎮遠並沒有把這話當回事,只是面露不悅地撇了她一眼。
不想他的不肖態度,更加激起了這位從來都是被眾星捧月般對待的上官華的興趣。他那冷冷的一瞥在她眼中竟然成了一種難以言說的誘惑!
她最喜歡這種桀驁不馴的男子了!可惜身邊的人向來對她都是畢恭畢敬阿諛奉承,從來沒有人敢忤逆她、對她不敬。
就這樣情竇初開的少女一顆芳心暗許,以至於夜不能寐。她依仗皇后娘娘的寵愛,居然日日進宮請求皇后賜婚。
但中意大將軍的又何止她南華一人,哪個家有適齡女子的官員沒有這個心思!又有哪個見過大將軍仙人之姿的妙齡少女不傾心仰慕!
可人家大將軍已早早放出話來:已有妻室,不會再娶。別說是正妻,人家連皇上賞賜的美人都婉拒了。足以證明其夫妻感情之深厚!
偏偏這位驕橫的南華郡主就是不聽勸阻,對安鎮遠進行圍追堵截,軟硬兼施,可惜她小瞧了安鎮遠。在遭到大將軍冷漠對待,出言訓斥之後這位南華郡主仍不死心。
似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能讓她興奮,她找人相勸不成,就尋死覓活求皇后做主。
真的是一哭二鬧三上吊都用上了!
皇后受不住她的軟磨硬泡,居然真的賜婚了,責令安鎮遠停妻再娶。
其實這裡面上官皇后才是真正的幕後推手,她有她的私心。南華郡主之所以對安鎮遠如此痴迷,很大程度上都是這位皇后推波助瀾的結果。
她沒有適齡的女兒可以下嫁,但西北大營乃大晉重地。鎮守邊關的大軍勢必要增至幾十萬。
幾十萬大軍的軍權將集中在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少年將軍身上。那是怎樣的一種誘惑啊!
軍權的把控向來是未來儲位之爭的最大籌碼。若得此人相助,自己的嫡子登上大寶就多了一方勝算。
皇后的心思,安鎮遠自然沒興趣去猜。但讓他休妻!如何能忍!愛妻身懷六甲,自己怎可休妻再娶!
安鎮遠沒有接下聖旨,而是一怒之下封官掛印,策馬出城,打算直接回歸西北不再步入朝堂。
得到訊息的鎮北王嚇得一屁股坐到地上,顧不得一身傷痛,親自出城去追。抗旨不尊可是要誅九族的大罪啊!
他是無父無母,他不怕死!可他已經成親了!顧神醫一家豈不是要被誅連!
被追回來的安鎮遠冷靜了之後也是後怕不已。畢竟在這個皇權至高無上的年代,誰敢違背皇命那就是自尋死路!他硬著頭皮在鎮北王的陪同下去向皇上請罪。
皇上自然把皇家尊嚴看得高於一切。哪怕你是戰功顯赫的王侯將相,也不能拂了皇家顏面!
雖然他也覺得皇后的做法欠妥,但還是要給皇后留些顏面。在三宮六院的皇帝眼中不過娶個女人而已,還真沒覺得有什麼難處。
不想安鎮遠與他的觀念截然不同,竟寧死不肯休妻。皇上無奈不得不做出讓步,總不能因為不肯娶妻而殺掉一位剛剛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吧!
西北乃大晉朝重中之重,一旦失守將會讓敵人長驅直入,直抵京都,現如今安鎮遠也算威名遠播,是令敵軍聞風喪膽的人物。由他駐守西北定會讓陳國偃旗息鼓,不敢輕易進犯。
皇帝再三權衡之後,最終被迫妥協,讓大將軍以平妻之禮求娶南華郡主。這已經是他能做到的最大讓步了!安鎮遠縱使萬般不願也別無他法,不得不抬南華郡主入府。
而當這邊張燈結綵迎娶南華郡主時,遠在青山城的顧錦娘剛剛產下了嬌嫩可愛的小安陽。
粉嘟嘟的小女孩像極了她的父親。
還矇在鼓裡的錦娘摟著懷中睡得香甜的女兒,心中是滿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