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六章 君子慎獨

四合院是華夏京都的一種極具標誌性的建築。古樸大方,蘊含華夏古代建築文化之精髓。

從規模的大小來分,四合院有小四合院、中四合院和大四合院等。在封建社會,居住在小四合院和中四合院的,大多是普通的殷實之家,而大四合院住的則多是王侯貴族。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舊城改造政策的實施,在寸土寸金的京都,已是高樓大廈林立。傳統的四合院雖然還有,數量卻是大大減少。後來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開始重視對四合院的保護工作。

按照經濟規律,如果一種東西的供給很少,需求很多,那麼這種東西的價格就會上漲。用老百姓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賣東西的人少,買東西的人多,價格自然就會變得更貴。

京都的四合院也是如此。華夏的鉅商富賈,莫不以擁有一個四合院為榮。只是富商很多,四合院卻是很少,這樣四合院就被市場上玩家炒到了天價。現在,四合院已經不僅僅是財富的象徵,更成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在京都的一個大四合院裡,一位精神矍鑠、面目清瘦的老人,正在後院正房的書房中寫毛筆字。一位約莫五十來歲的中年人站在桌旁,偶爾替老者研墨。

從行家的眼光來看,這老者所寫的毛筆字確實不怎麼樣。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老者的這一手瘦金體頗具個人風格,一筆一劃之間,隱隱有一種金戈鐵馬的氣息。

這也難怪,老人一生戎馬倥傯,歷經槍林彈雨。雖然已經退休,頤養天年,但身上那種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在不經意間顯露出來時,殺伐之氣駭人依舊。

在老者最終落筆完成以後,書桌上的那張宣紙之上多了兩個字,慎獨。

慎獨是儒家推崇的一種個人道德操守,源於《禮記·大學》中的‘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它講究的是,一個人要嚴格控制自己的慾望,即使沒有外人監督,也要能夠謹慎從事,自覺遵循各種道德規範的約束。

慎獨說起來似乎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卻是很難。

老者把毛筆放到硯臺之上,端起桌上的青花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後,對候在一旁的中年人說道:"奎永,你覺得這兩字如何呀?“

說這句話時,老者臉上頗有幾分自得之意,似乎對自己寫的這兩個字很是滿意。

“老爺子,您這兩個字很具有個人風格,旁人難以企及呀。”這個叫奎永的中年人笑著說道。

老者聞言,也不生氣,只是指著奎永笑罵道:“你這個奎永,誇我兩句會掉你兩斤肉嗎?我都一大把年紀了,當不得你兩句誇嗎?”

奎永剛才的話,老者聽到很明白,就是您老這字,自娛自樂還是可以的,要拿出去顯擺,那就貽笑大方了。

奎永顯然很熟悉老者的性情,繼續笑呵呵的說道:“老爺子,您這兩個字,我是覺得真的很有個性,你看著’獨‘字的兩撇,像不像您當年砍向鬼子的大刀。想當年您老橫刀立馬,那是何等的氣勢。”

老者哈哈大笑,指著奎永說道:“你這個滑頭,跟隨了老夫一輩子,就從來沒有真心實意地說過一句我的字寫得好。”

“哎,老爺子,您這樣說,我是真的很冤呀。我是真喜歡您這兩個字,要不您送給我得了。”奎永笑嘻嘻地說道。

他十八歲開始給老爺子當警衛,一直到現在,可以說是最瞭解老爺子的人,也是陪伴老人時間最多的人,比老人的兒女陪伴的時間都要多。

“好,好。就送給你了。”老爺子今天也是很高興。

下午和老戰友下棋,連贏了三局,把那個倔強的老頭氣的連晚飯都沒有在這裡吃,直接回去了。這讓老爺子又找到了當年在戰場上橫掃八方的快意。

因此,雖然自己寫的兩個字沒有被奎永誇讚,但心情依然愉悅。

這時,書房外面響起了敲門的聲音,隨後一箇中年人從外面推門走了進來。

”爸、奎永哥,你們說到什麼有趣的事了,我剛進門就聽到你們的笑聲。“中年人笑著說道。

“呶,老爺子剛剛完成的大作,已經正式送給我了。為民,你來晚了,沒你的份了。”奎永顯然和來人很熟悉,說話完全是一家人一樣。

這個進來的中年人叫趙為民,目前已經是華夏國的一個封疆大吏。而老者則是華夏國為數不多的、尚在世的開國元勳。

“好字,好字呀!”趙為民略帶誇張地說道。

老者似乎遇到了知音一般,頓時來了幾分興趣,說道:“那你倒說說看,這字好在那裡?”

“爸,’慎獨‘這兩個字好呀,就是說君子要人前人後一個樣,不能當面說一套,背後做一套,要能夠嚴以律己。”趙為民正色答道。

不過,老爺子顯然沒有被他糊弄住,繼續追問道:“那你覺得這兩個字我寫的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