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兩百七十】解圍涼州

曹勇神情嚴肅,負著雙手踱步走到帳子中央,隨便尋了個地方,拉過一方蒲團原地跽坐下來:“這到底怎麼回事?中朝與各國究竟因何原因突然解散了聯盟?”

蕭颯坐在寧南憂身邊不遠處,正端著一盞茶慢慢抿著,眼角眉梢帶著淡淡笑意,默默的不說話。

曹勇看了他一眼,見他神色淺淺,便朝寧南憂盯去,眼眸在他身上打轉。

寧南憂這才放下手中的書卷,向他解釋道:“其實...說起來算是水閣的功勞。”

“水閣?”

“是。水閣乃天下第一商幫,屹立千年,根基十分深厚。故而...仰慕歸服並聽令於它的人可謂遍佈九州。自然,不論是中朝、佔婆還是大魏邊界的諸多邊陲小國、部落,都有水閣的人,軍隊之中也別無例外。

我便利用這些人,再加上一些夜箜閣的勢力,在聯軍的駐紮之地內弄了些小動作。”

曹勇豎耳聽著,不由詫異道:“難道就這麼輕易簡單麼?那中朝國君可不是個好糊弄的角色,此次他雖然沒有親征,但遠在中朝都城仍然時時刻刻掌控著邊疆界域的一切訊息。他哪裡有這麼容易便被你的這些小動作挑撥的放棄了攻打大魏的機會?況且...據我所知,匈奴戰敗的訊息,根本沒有傳至聯軍駐地,他又怎麼可能...”

“那是因為,他這一次根本沒打算侵徵大魏。”

寧南憂凝眸一冷,聲色寒了起來:“光看近兩年的大魏國勢,便可知中朝人一直在暗中興風作浪。但他們並不敢在明面上暴露自己的野心,這便證明中朝軍力還不夠充足,哪怕以舉國之力也未必能贏得過大魏。

舅舅,你也說了,當今的這位中朝國君劉潛可並非等閒之輩,心眼城府極深。你我都看出此次各國之間的聯盟並不堅固,只要匈奴一出敗績,諸國國君大多數都會選擇退兵。

因為這些小國不敢傾全力與大魏抗爭,更害怕自己的盟友背後插刀。當下的形勢,連我帳下小兵都能看的清清楚楚、算得明明白白,難道那劉潛會看不出來麼?

所以,一旦聯軍駐地中出現異狀,劉潛必定會退兵。中朝本就是聯軍的主心骨,若它退兵,這個時候匈奴戰敗的訊息又恰巧傳入駐地,剩餘的這些邊陲小國以及部落還敢繼續與大魏對峙麼?”

“你說的不錯。聯軍本就是因利益結合,如今既然沒有好處可分,他們自然會解散。”

曹勇點點頭,若有所思的喃喃著,很是贊同寧南憂的說法。

“舅舅。聯軍與我魏兵對峙了一年有餘...涼州邊境的將士們已是身心俱疲。此刻各國退兵,他們也能好好休憩一番了。只是...眼下更重要的是您的林頌軍。”

寧南憂正襟危坐著,滿臉莊重肅然的轉開了話題。

曹勇聽他此話,一時怔愣,好片刻才反應了過來:“你說的不錯。我雖是應奉陛下的旨意趕來涼州邊境支援的...但說到底違了曹家的祖訓。再繼續呆下去,恐怕會讓陛下覺得我曹氏有不臣之心。”

寧南憂頷首道:“正是這個道理。這也是我費了一番心思,寧願犧牲一部分在境外的佈置,也要將聯軍之盟瓦解的原因。舅舅...涼州之事已然得解,事不宜遲你該整軍返回隴西了...”

“是。這確實是我當下該想的事情。昭遠,你不必擔憂,我知道事情的輕重,既然涼州之困已消解,兩日後我便領軍歸去,不做多留。”曹勇應他的想法回答道。

寧南憂落下眸子,臉上緊繃的表情稍稍鬆弛了一些,隨後他朝蕭颯看去,敬重客氣道:“蕭伯父...至於京城趕來的那批援軍,便要靠您帶回洛陽了。”

蕭颯一驚,詫異道:“君侯您不隨下官一同返京述職麼?”

寧南憂搖搖頭,笑嘆著說道:“只怕京城裡不管是我的父親還是當今陛下都不希望是我領著援軍歸去....”

蕭颯眼神微滯,一時啞然沒了話語,悄悄垂下了眼眸,面色也黯淡了下來。

見他一臉沮喪的模樣,寧南憂出聲安慰道:“蕭伯父,你不必為我傷懷。這樣的結局我已有預料。我若裹挾軍功歸京,朝中的那些老臣會更加容不下我。與其如此,我倒不如知情識趣些,退出這無謂的軍權之爭。況且...我也確實有其他安排,不能隨京城援軍一同回洛城。”

“君侯打算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