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不到三天的時間,快的打車也對外宣佈完成了1500美元的A輪融資,由阿里領投,經維創投跟投。
誰也沒有想到進入新開年,國內網際網路科技圈開局就這麼勁爆,國內的兩大網際網路巨頭開始瘋狂的“跑馬圈地”,短短的一個月之內,兩家網際網路巨頭頻頻出手。
受此利好訊息的影響,大A股的科創板和網際網路概念股直接迎來了三連漲停板。
市場和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突然之間就熱起來了,這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人們回顧去年藍星科技集團的戰略重構,這已經是利好訊息了,當時之所以沒有刺激到A股是因為大家都覺得藍星科技會被華爾街的空投機構重創。
隨後藍星科技大獲全勝,空頭大鱷黯然離場,但整個市場行情也沒有出現大幅度的波動,進入了一個平穩期。
畢竟,時間上也進入了新年,大家都趕著過年呢。
而到了年後2月中下旬,國內數一數二的網際網路巨頭瘋狂砸錢,網際網路界這幾年的資本寒冬彷彿一夜之間煙消雲散,直接點燃了整個行業的投資熱。
值得一提的,地產巨頭萬噠集團也加入了這股投資熱潮,開始在網際網路行業出手,大有上演“三國大戰”的架勢。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3月份,更大的利好訊息刺激了大A股由熊市進入牛市的明顯訊號。
那便是“網際網路+”的概念成為了國家戰略。
在此期間,大盤連續三年熊冠全球,滬指數整體下跌7.15%,深指整體下跌11.58%,中小板指整體上漲18.45%,而創業板指一騎絕塵,整體上漲92.81%,其中80%的漲幅都是在過去的半個月創下的。
……
杭城,阿里總部。
“你抓一個小弟,我也抓一個,兵對兵,將對將的跟你對著幹,這麼下去,我們是拼不過藍星科技的。”與會的逍遙子張總頗為擔憂的說道。
“這不是我們說了算的問題,也不是拼不拼的問題,而是不得不拼的問題。”馬總深深地呼了口氣,嘆道:“你看,今天又爆出訊息來了,京棟宣佈完成了10億美元的E輪融資,而投資方又是藍星科技,且是獨家投資豪擲了10億美元,羅晟是已經把戰火燒到了我的腹地。”
與會的高管們也是頗為凝重,在過去的那些年,阿里的管理者們非常費解,為什麼藍星科技跟滕訊對著幹、跟白度對著幹,就是不和阿里玩兒。
整的好像看不起電商似的,有些業內人士就是這麼調侃的,但這也是讓阿里能夠崛起的原因。
其實並不是羅晟不想,而是精力有限。
那時候藍星科技重心幾乎都在佈局國際市場,尤其是北美市場,因為到了2010年之後,隨著華國的製造業規模登頂世界第一,老美的態度就開始變了,再想佈局全球發達國家市場將會困難重重,尤其是北美市場。
內地市場在此之前一直都不是羅晟的重點,畢竟在他的眼裡,內地市場什麼時候取都行,就是這麼自信。
雖然時間上晚了一點,但把自己的看家本領“社交”這塊做好,剩下的幹就完事了,晚點入場成本肯定是大幅飆升,但這些年在國際市場的耕耘那也是掙的盆滿缽滿,不差這點成本的增加。
靠砸錢就能解決的問題,在羅晟這裡基本不是問題。
會議室裡,坐在首席的馬總帶著笑容和輕鬆的語氣發言道:“也不用搞得如臨大敵似的,這次的競爭對手的確是十分恐怖,但局面再壞也不會比零一年前後IT泡沫破滅的時候更壞,那個時候公司都差點死掉了。”
馬總是位演說大師,鼓舞士氣這點是他的拿手好戲。
“別看藍星科技強橫如斯,但大船也大的難處,轉舵相當困難,不好調整姿態。藍星科技本身也有很大的問題,雖然有兩千多億美元的賬面現金,但揹負的債務負擔創下了該公司的歷史之最,三大戰略一個比一個耗錢,何況我們還不能算是藍星科技的頭號對手。”
“藍星科技的頭號對手是矽谷的那群科技巨頭,所以不可能集中全部精力和阿里競爭,除非他羅晟願意放棄整個國家市場龜縮在內地,但這個年輕人絕對不會縮在內地,該公司的體量規模、該公司的理念和該公司所承載著國民的期望都不允許他羅晟當縮頭烏龜。”
“你看藍星科技的雲端計算業務,北美那邊的資料中心寧可每年燒幾十億美元維護空置著都不賣給谷歌,這是很明顯的訊號了,所以他羅晟能騰出十分之一的精力來和我阿里對著幹就很不錯了。為什麼他投資餓了麼、美團、大眾、嘀嘀、京棟等等不停的各路出擊?因為精力有限,管不過來,沒法親自下場,所以要拉攏一幫外圍的小弟。”
馬總這麼一說,與會的管理者們都不由自主的點頭,信心頓時上來了不少。
說的沒錯,藍星科技的體量的確是阿里的三四倍之上,但要面對的對手可能是阿里的三四十倍之多。
馬總補充道:“當然了,在戰術上我們還是要對競爭對手予以足夠的重視,今年2013年或明年2014年,集團公司該擬定招股書啟動IPO上市計劃了,今明兩年是阿里最好的時間節點,正好藉著時下的大好形勢完成IPO融一大筆錢,儲備充足的彈藥才能有底氣不懼對手的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