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挺舉環節,易敦就只試舉了一次,剩下兩次試舉機會全都放棄了。
眼下都已經超越世界記錄了,還有什麼好舉的,還不如留點驚喜給大韓國民,或者說南朝鮮國民更為準確一些。
易敦對韓國人是一點好感也不看,他不喜歡太囂張的人。
中日韓這三國的關係相當微妙,俗話說中日友好靠韓國,中韓友好靠日本,日韓友好靠中國。
反正就是三個國家互相不對付,誰看誰都不順眼。
有個韓國的什麼史學家,說這中日韓這三國的關係,類似中國古代的魏蜀吳三國。
易敦當時聽二叔這話以後,笑的肚子疼,魏蜀吳三國起碼地盤差不多,眼下這日韓地盤毛毛蟲那麼大,也好意思說自己跟中國並列,要不說這韓國史學家是世界上最輕鬆的職業,只要長著一張嘴就能當韓國史學家。
……
眼看著易敦放棄接下來的兩次試舉機會了,觀眾們立馬歡呼起來。
易敦拿到了他舉重生涯的第一塊金牌!
這第一塊金牌都有了,以後金牌肯定會嘩啦啦如流水一般的拿。
隨著易敦名氣的增大,易敦從小到大的底細全都給記者們摸查的一乾二淨。
尤其是最近這三年,易敦的成長軌跡,不少易敦粉絲都能夠如數家珍的說出來。
現如今,易敦舉重的起點要比田徑高的多,要知道一開始易敦參加的田徑比賽,僅僅只是大學生比賽或者省級以下的比賽,都比不上今天的這個賽事的規格。
今天的錦標賽,怎麼說也是全國範圍內的頂尖選手。
……
二十分鐘後,易敦站在了最高領獎臺上,高主任親自頒發了易敦舉重生涯的第一枚金牌。
讓易敦有些意外的是,這次他竟然也收穫了一點國家級屬性點。
走下領獎臺後,易敦瞬間被記者們包圍起來。
“易敦,恭喜你收穫了舉重生涯的第一枚金牌。”
“真是不可思議,不知道你接下來有沒有涉足更多專案的想法?”一名記者提問道。
易敦直接搖搖頭,“暫時還沒有,接下來主攻的專案是田徑以及舉重,不會新增別的專案。”
現在易敦的計劃很清晰,趕緊多拿國家級屬性點,讓自己的耐力屬性也達到99點。
這樣一來,自己就能拾起五千米以及一萬米專案,甚至還能在田徑專案中新增馬拉松或者三千米越野跑,暫時肯定是沒必要新增專案的。
“我們都知道,易敦你涉足舉重領域,是想補齊咱們中國舉重的短板,現在咱們中國舉重專案,可以說是真正的世界霸主了。”
“可咱們國內還有不少專案是短板專案,難道你就不想去嘗試一番麼?”又一名記者笑著提問起來。
易敦面色古怪,這記者貌似把自己形容的有些偉大了。
自己從來沒跟人說過,自己參加舉重是為了補齊中國舉重的短板,這記者的腦補能力很強大。
“那不可能。”易敦擺手道。
“這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不可能有哪個國家把奧運會金牌都給拿齊了。”
“我也只是個人,怎麼可能一個人把所有短板專案都給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