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面對這把已經不只是大,甚至可以稱為巨刀的兵器,眾頭領的心裡不免都生出了一點火氣。
眾頭領裡面,年紀比較輕、正直青壯年的白忽臺不得不走上前去。
沒法子,其他頭領大都中年起步,大領主青把都已經老邁到顫顫巍巍了,白忽臺這個年輕一代第一人如果不出來,誰還能更合適?
白忽臺雙手抓住了巨刀的刀柄,心裡先是“臥槽”了一聲,真的是鐵鑄的!
大明的官員真是奢侈浪費,用如此多好鐵,打造這樣一個完全不實用的武器!以鐵做杆,也不怕脆斷?
此後白忽臺雙臂用力,一口氣將巨刀提了起來,心裡再次“臥槽”一聲!這重量不是一般的沉,到底是多少斤啊?
周圍其他喀拉慎部的頭領齊齊發出了喝彩聲音,為白忽臺鼓勁!
無論與白忽臺關係好不好,這一刻都是與有榮焉,畢竟白忽臺此時代表的是整個喀拉慎部。
但是喝彩聲還沒喊幾下,白忽臺就把巨刀又放下了於是喝彩聲嘎然而止。
白忽臺也很無奈啊,把巨刀提起來還能勉強做到,但要揮舞或者做點什麼動作,就別想了。
“哈哈哈哈!”忽然聽到一聲豪放的長笑,只見一位極其高大雄壯的漢官,從大帳裡迎了出來。
眾頭領瞧了瞧這漢官身上的鳥袍,心裡詫異無比,這巨漢竟然是個文官?
如今大漠各部落對大明官袍也有所瞭解,畢竟大明給各部落已經發了好多件了,所以都知道獸袍是武官,鳥袍是文官。
大明這邊的官方通事大聲介紹說:“此乃翰林院修撰、奉旨巡邊、主持冊封欽差林公泰來!
林公還是今科大魁之狀元,朝廷特派林公與汝等會晤和主持冊封,充分體現了對汝部之重視!”
已經老朽的領主青把都和即將接受冊封的白忽臺一起出列,各自說了一通。
通事也都翻譯過來,基本上就是客套致謝的話。
但青把都和白忽臺後面,還有個壯實的中年漢子,揮著手叫嚷了一通。
通事翻譯過來,意思就是:“咱來三兀人馬數萬,為何迄今只得一個指揮同知封號?給咱以一個將軍號又如何?”
林泰來沒有回應,卻像是突然想起什麼,叫道:“有些雜事忘了!”
通事早得過吩咐,林欽差的每一句話都翻譯了出來。
隨後林泰來走到轅門巨刀的旁邊,對喀拉慎部眾頭領解釋道:
“剛才本官在此練刀,卻忘了將此刀收起來。不想擋了貴客們的路,且等本官先把此刀收走!”
話音未落,這把一丈長的鋼鐵巨刀就被身穿鳥袍的林欽差拔了起來。
隨即大袖飄飄的林欽差手持巨刀,奮力揮舞了幾下。
忽而一道碩大的刀光從叫嚷的來三兀面前閃過,旁邊的營地柵欄應聲而斷!也不知道是被劈斷的,還是砸斷的。
本來還在交頭接耳或者看熱鬧的眾頭領,瞬間鴉雀無聲!
剛才白忽臺親自試過了,這絕對不是假刀!
林欽差趕緊收回了巨刀,就算是他林泰來,也不可能一直掄著一百六十二斤的巨刀揮舞。
但這麼幾下也足夠嚇人了,林欽差臉上維持著淡定,對來三兀問道:“這位頭領你剛才說了什麼?本官沒有聽明白。”
來三兀:“.”
有本事你把這一丈長的巨刀放下,再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