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來的代表是本地文壇新銳顧起元,還有南京禮部主事湯顯祖,但此人是江西的。
山東來的代表是山左三大家之一公鼐,此人也不簡單,與他並稱三大家的是禮部尚書于慎行和資深翰林馮琦。
浙江來的人有天下三大布衣詩人之一沈明臣,此人侄子是沈一貫,還有久不聞世事的屠隆,以及承接弇州公文學評論衣缽的胡應麟。”
聽到這裡,林大官人忽然打斷了問道:浙江來人裡,有沒有嘉興項家的?聽說他家名畫成堆,我早想結識一番了。”
馮時可:“.”
別跑題了!項家以富裕和收藏、書畫聞名,交遊也算廣闊,但沒什麼受邀參加文壇大會的資格。
當然,自費來湊熱鬧也很正常,每次都有很多這樣的人,只是一般進不了核心主會場。
而後馮時可又繼續說:“復古派名宿、名列後七子的吳國倫前輩可能不忍心看到弇州公退位,所以只派了弟子到場,也算是代表湖北。
另外湖北公安派的袁宏道,正好在你們吳縣當知縣,這次也可以參加了。”
林大官人不由得感慨,以目前這個時代來說,參加本次文壇大會的陣容堪稱群星薈萃啊。
正常情況下,很難湊齊這樣的陣容,由此可見王老盟主“退位”對文壇的震動。
不知為何,林大官人想起了武俠裡經常有的“武林盟主或者大佬金盆洗手”劇情,而且必定有一大堆配角觀禮,而且八成機率出血案。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文壇精英名流都來了,還有很多文壇名人身處官場。
這部分人不可能無故曠工一兩個月參加文壇大會,除非在南京做官,或者是碰巧在蘇州。
林泰來忽然想起什麼,又問道:“你們松江府號稱天下第二雄郡,代表是誰?怎麼沒見你提起?”
馮二老爺深深的嘆口氣,小聲說:“我,和陳繼儒。”
林大官人愣了愣後,“啊?這都啥這可真是青黃不接啊。”
馮二老爺惱羞成怒的說:“我們松江府文壇頻遭不幸,莫如忠、莫是龍父子這兩年先後去世,不然何至於此!”
林大官人連忙安慰說:“不要緊,將來我挑一個文才最好的兒子,讓他遷居松江府,一定能把松江府的文藝水平重新帶上來!”
馮二老爺黑著臉,還是那句話,不會安慰人就彆強行安慰!
最後林大官人問道:“對了,還有件事,為什麼弇州公派你來接洽,而不是鄒迪光?
難道是因為弇州公覺得,他更離不開鄒迪光?”
心細如髮、喜歡猜疑的林大官人,不會放過每一個可疑細節。
馮二老爺很隨意的答道:“因為鄒迪光暫時回無錫縣了,好像那邊正組織重修古代的東林書院,也不是什麼大事。
不過你還是要當心鄒迪光,他一直在為了推舉顧憲成而活動。”
林大官人:“.”
臥槽!難道這就是蝴蝶效應嗎?清流勢力重修東林書院比歷史上提前了好幾年啊!
所以沈鯉千里迢迢的南下參加文壇大會,是不是因為順道?也許本來他就要去無錫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