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舉著望遠鏡,看到這種效果,嚴肅的臉龐終於露出了笑意。
《武備志》中曰:“鳥銃:唯魯密銃最遠最毒。”
後世有專家復原測試過魯密銃,用顆粒火藥居然可以打六百米,精準度和穿甲能力比一般鳥銃更是強得一塌糊塗。
當然了,不同距離的實際效果還得看對方身穿的盔甲。
勇衛營前方戰陣的火槍兵使用的是一色的燧發槍,其實就是大明版的自生魯密銃,加上紙筒定裝火藥,威力比以往的魯密銃更勝一籌。
即使在百步外,燧發槍只打穿一二層甲,也會給人體帶來強烈的疼痛感,甚致能打碎骨胳和內臟,中槍之後,在短時間內絕對恢復不過來。
而且戰馬僅僅只披著一層棉甲或布甲,根本就防不住,因此就算是打不死人,打中了戰馬,同樣也可以對清軍造成沉重的打擊。
第一輪火槍射擊之後,就報銷了上百名滿蒙騎兵,還有不少戰馬中彈,發出痛苦的嘶鳴倒地,將背上的清兵摔倒在地,被後面的騎兵踩踏成肉泥。
前面騎兵的報銷,絆倒了不少後面的騎兵,阻擋了後排騎兵的前進道路,讓後面的騎兵速度慢了下來。
就像是一個小夥子開著跑車帶著馬子出去兜風,剛踩油門起步,還沒升到三擋,前面就跳出來一個碰瓷的大爺,被搞得很難受。
譚泰見情況不妙,心中有些焦急,不過他到底是個人物,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一手按著傷口,一手操控著戰馬,勉強避開了幾個倒地的清兵,大叫道:“大清的勇士們,衝啊……啊!”
話聲未落,只聽“噗!”的一聲,一顆鉛彈從他口中射進,從後腦飛出,譚泰只覺得喉嚨被什麼堵住了一樣,腦袋發黑,然後整個人在馬背上晃了兩晃,一頭栽倒了下來。
勇衛營的火力太密集了,即便第一輪沒射到,在後面的一輪一輪的打擊下,總會吃到彈丸的。
勇衛營的火槍手陣列中,火槍還是在一排接一排的輪流發射,隨著清軍騎兵衝擊的更近了,火槍的威力更加的強橫,一槍下去直接打穿了三層重甲,毫無含糊。
在勇衛營使用了紙殼定裝子彈之後,火槍的發射頻率也明顯加快,全營基本人人都能在一分鐘內打出四五發,有些快槍手甚至能打出七發。
很多清兵已經抓狂了,已方已經損失數百名騎兵了,而且這一損失還在進一步的擴大。
勇衛營火槍兵使用的彈丸是鉛彈,並不是鋼珠,鋼珠雖然穿透力強,但殺傷力遠遠不如鉛彈。
高速運動的鉛彈進入肉體後會變形,翻滾,造成空腔面積比較大,這樣的傷口會迅速進入空氣,造成血噴。
傷口也許是一個,也可能鉛彈撞擊骨頭分散,呈現多個傷口,在明末這種環境和醫療條件下,只要被鉛彈打中了基本就可以放棄治療了。
按照清軍的計劃,儘管明軍使用火銃,但在自己鐵騎的面前,根本就得不到多少施射的機會。
雖然在開始會遭受到一定的打擊,但己方的鐵騎還是會以摧枯拉朽的衝擊之勢,殺入明軍的陣中,將明軍衝得七零八落。等後面步兵上來之後,以經是輕鬆的收拾殘局了。
在過去,清軍對戰明軍基本都是按照這個套路走的,而且屢試不爽。
可是今天,明軍的火力不僅強大,彷彿永不停息,一輪一輪的打擊,清軍感絕自己是來排隊被槍斃的。
在勇衛營火槍兵的猛烈打擊下,清兵不斷的從戰馬上落下,而且有不少白甲兵、牛錄章京,也被勇衛營亂槍打死了。
這個時期的清軍騎兵,戰鬥力還是極強的,儘管遭受了勇衛營的沉重打擊,且失去統領,但剩下的清兵並沒有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