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二百七十七、不會哭的劉賀

日夜兼程的劉賀,經過二十幾天的跋涉,終於到了長安的東面霸陵。

霸陵的東面有一條灞橋,當時送親友出長安時一般都是送到這裡,順手摺下河邊的柳枝作為送別信物,這就是灞橋折柳的由來。

不過,劉賀這次是要去長安,過了灞橋便等於到了長安。因此朝廷也安排人員在灞橋這邊迎接劉賀進京。

迎接隊伍可謂是豪華,由大鴻臚親率眾大臣前來迎接,劉賀人生第一次受到如此隆重的歡迎,有點受寵若驚的樣子。不過當他見到迎接隊伍裡面竟然皇帝御用車隊,立馬心花怒放,笑嘻嘻地大搖大擺就想奔著御用車隊而去。

龔遂見勢不妙,立馬跑過去跟著劉賀,當他見到劉賀正準備上那駕御用馬車時,龔遂忙拽著劉賀的衣袖,低聲說道:“大王,不可魯莽,現在皇上剛剛駕崩不久,你要裝作很悲傷的樣子,哭也要哭幾句給這些大臣看;你就這樣,一點傷心也沒有,還嬉皮笑臉的,這樣很不妥;這可是御駕,你別這麼快就騎上去啊。”

劉賀聽道龔遂這麼說,卻是一臉的不耐煩,心想,皇帝早就是我的,他們搞來了這部御駕就是要給我坐的,我為何還要假惺惺呢,但是又龔遂在我身邊也好,有什麼不懂還可以問他,於是說道“龔遂,這部御駕就是為我準備的,我為何不能現在就騎上去,你要我哭幾聲,老實說,我真的哭不出來;這樣,你也跟我一起上車吧,遇到什麼事我搞不懂也好問你。”

龔遂想想,這位昌邑王真是不懂事,還好,他叫我跟他上車,有什麼做錯的我也可以及時糾正,於是龔遂也跟他一起上這部御駕。

這時,大鴻臚覺得這位昌邑王很沒有禮貌,這個時候還大搖大擺的,心裡便看得很不爽,但也沒辦法啊,人家過幾天可就是皇帝啦,於是便命車伕御駕。劉賀一看車伕乃易老人,便說道:“這位車伕看樣子年紀很大了,我怕他趕車太慢,換了別人吧。”

正當這位大鴻臚不知要換那位車伕時,劉賀指著旁邊他的親信也是最得力助手太僕壽成說道:“壽成,你來駕吧,你駕得比較快。”

於是,壽成親自駕馬車,龔遂陪同劉賀,御用車隊便出發了。壽成駕馬車速度很快,這顆苦了後面跟著的侍從,個個都是加足馬力追趕那駕御用馬車,留下跟在後面的大鴻臚一幫大臣,個個都看得口瞪目呆的,但又很無奈地搖搖頭,沒辦法。

劉賀的隊伍很快便來到長安城的東郊,龔遂坐在劉賀的身旁,撩起馬車的側窗簾布,一眼望去已經見到了長安城的東都門,於是忙說道:“大王,我們已經見到東都門了,馬上就要進長安城了。”

劉賀也撩起簾布,雄偉的長安城便浮現在他眼前,興奮的劉賀忙將頭探出去外面,大聲說道:“長安城,我來了!”

龔遂立馬拉住劉賀,示意他不要將頭探出去,說道:“大王,我們進京的目的是要來奔喪的,記住,是來奔喪的。”

劉賀是懂非懂地望著龔遂,好像在說,我不是來繼位的嗎,怎麼是奔喪的。

看著一臉茫然的劉賀,龔遂說道:“我們首要任務是奔喪,先皇剛駕崩不久,我們奔喪之人看到國都,便要哭,大聲的哭起來。”

劉賀有點不屑,忙說道:“怎樣哭,我哭不出來啊。”

龔遂說道:“就像你剛剛大聲說話那樣,在悲傷點,大聲的哭起來,我們便跟著你哭,哭聲越悽慘越好。”

於是劉賀便學著哭起來,可是怎麼學,他都是哭不起來,哭了哭了還笑呢。龔遂一看便急了,於是說道:“大王,就像我這樣,嗚...嗚...,這樣哭,知道嗎,大聲點。”

但是,劉賀見到龔遂哭的樣子,竟然憋不住笑了起來。龔遂搖搖頭說道:“大王,你還想不想繼位為天子?”

劉賀也知道自己有點過分,點點頭說道:“想,當然想。”

“想你就要正經點,現在不是笑的時候,是哭的時候,現在哭了,以後便會笑,如果現在笑了,以後就會變成哭,明白嗎。”

劉賀點點頭說道:“明白,我再哭著看吧。”

於是劉賀又學起哭起來,但是無論如何向哭,卻總是哭不起來。沒辦法,只好跟龔遂說道:“龔遂,我真的哭不起來了,你看我現在,學哭學得喉嚨都沙啞了,就是哭不出來。”

龔遂無奈地搖頭說道:“那也行,哭不出來但不能笑出來,要先儲存沉默。面露悲色,不要露喜色,千萬要記住,大王。”

劉賀也很無奈,只好呆在一邊不吭聲。

很快有來到了宣平門邊,龔遂一看要進宣平門,便對著靠在一邊打盹的劉賀說道:“大王,我現在就要進宣平門了。進來宣平門就是長安城內,你好歹哭兩聲吧。”

一邊有氣無力的劉賀呆滯地望著前方,說道:“要哭早就哭出來了,之前都哭不出來,現在也哭不出來了。”

沒辦法,誰叫昌邑王劉賀自打孃胎出來便很少哭過。

宣平門一進來就是尚冠后街,劉賀的車隊順著尚冠后街一直往西走,走到了盡頭便是由北向南的章臺街。繼續由北向南一直走下去,沿途已經有很多百姓列隊觀看,也早有宮裡的衛隊在宣平門外候著,便將劉賀的車隊領到了未央宮東闕。

章臺街是長安城內的中軸線,由北向南,跨過馳道後又將未央宮和長樂宮分開,並一直延伸到了最南端的安門。昌邑國的喪帳便設在未央宮東闕外面對著的地方。當劉賀的御駕車隊到了未央宮東闕時,這時,龔遂心恐劉賀不知禮節,鬧出笑話,有失觀瞻,便指著東闕對面的昌邑國喪帳向劉賀詳細指點道:“大王,到了這裡你就真的要哭出來了,要不然就大失禮節了,我們昌邑帳棚在此闕外馳道之北,帳棚附近有南北通行一條大道,在這裡走過去,未到其處數步,大王你應當下車親自走過去,向著西面俯伏,哭泣盡哀方止。”

此時的劉賀,怎樣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