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瑜聽見了,扭過頭來:“你要是大點聲說,明日你的名聲便成了那茅房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這不是知道溫小弟與我是同道中人,我才會說出口。”
姜竹清話語間有意進一步拉近二人關係,“等行酒令散了,溫小弟可否願意同我一起轉轉?今日初來這長安城,還沒來得及好好瞧瞧。”
溫瑜笑起來:“正巧,我與家中小弟也是初到長安,想著待會到大雁塔去看一看。”
溫瑜指著身後的二丫和阿糖,她倆自從坐下後便一言不發,認真完成溫瑜給的任務。
觀察席上各人的言談以及身份,思考他們所說話的含義。
雖然嘴上沒出聲,但二丫一直用傳音向阿糖吐槽。
你看那人,生的肥頭大耳,總是自以為俊朗整理發冠,還色眯眯的盯著鄭娘子瞧。
那蘇兆是不是有點傻氣,出門得讓人忽悠瘸了。
先生好厲害,這麼快就想出來了!
先生右邊的少年有點奇怪啊,他說話總若有若無的打探別人的訊息。
噗嗤!哈哈哈哈,這詠雪聽著還怪順的。
……
阿糖因為沒有靈根,只得聽著二丫嘰嘰喳喳的吐槽,無法遮蔽。
不過聽得習慣了,她嘴角不自覺的勾起細微弧度。
“溫小弟的弟弟?”姜竹清向後看去,瞧見兩個稚嫩的少年郎,最多十四五歲的樣子。
若是這兩人才情也同溫小弟相差無幾,那一定要打包忽悠走!
不,這怎麼能說忽悠,這是慧眼識英雄,惺惺相惜,良禽擇木而棲!
姜竹清在心中定下計劃,面上不動聲色,點頭道:“二位是否介意我同你們一道參訪大雁塔呢?”
二丫抬頭,看到溫瑜幾步可查點頭,同意道:“當然不介意,姜大哥跟哥哥相談甚歡,我們自然十分歡迎。”
姜竹清打趣道:“溫弟你這兩個弟弟我看著歡喜,要是我也有這樣的弟弟就好了。”
溫瑜道:“那是姜兄還沒見過他們調皮搗蛋的時候。”
二人說著對視一眼,莫名的都笑起來。
此方談話聲比較小,等溫瑜止住笑意,桌上的話題也換了一個,開始話題發散地閒聊起來,潘舉人也參與進來,抱怨官場上的一二煩心事。
“各位應該都知道前段時間的怪事,長安縣人口失蹤,萬年縣莫名懷孕,這件事雖然解決了,但並不是朝廷辦的,而是聖一殿和逍遙宗兩派弟子合力解決。”
潘舉人一說話,其他文士都停了閒聊耐心聽,表示尊敬。
在場的二十人即便是不待見的旁支子弟,本家也大多非富即貴,對於修士門派還是有所瞭解。
這是他們跟普通百姓和暴發戶家族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