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鼎本身又是萬器之皇。
以五彩神石鍛造出來的鼎…
想一想,都有種激動的感覺。
“鼎,就鍛造成鼎”楊凡的臉上出現了堅定之色。
他開始思考著鍛造出來什麼樣的鼎。
這個世界的鼎種類很多,楊凡的靈魂是從地球穿越而來。
在地球,只有三足兩耳的鼎。
而九州世界,鼎的種類可以稱之為五花八門,什麼三足六耳,,四足四耳,六足兩耳等等,各種各樣型別的,只有你沒有見過的,絕對沒有你想不到的,但這些鼎都不符合楊凡心中的理想目標。
楊凡將目標定在了“三足兩耳”這種鼎上,這是地球華夏國先賢創造出來的鼎。
楊凡好記得以前看過一篇關於鼎的文言文。
內容是這樣的。
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
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紘、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厲、遊、纓,昭其數也。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鍚、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旗旗,昭其明也。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宣告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今滅德立違,而置其賂器於大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武王克商,遷九鼎於雒邑,義士猶或非之,而況將昭違亂之賂器於大廟,其若之何!”公不聽。
周內史聞之,曰:“臧孫達其有後於魯乎!君違,不忘諫之以德。”
大體意思就是說這鼎可以用來祭祀,可以用來宣傳美德等一類的事情。
同時,鼎身上可以繪製各種圖畫,如火,龍,等等各種各樣的圖畫。
用九州這邊的話來說,鼎方口,四面,可以在四面上烙印出來自己的道。
甚至,烙印出來一幅幅圖畫。如,烙印出來一頭龍,當對敵之時,將其啟用,那頭龍甚至可以復活對敵。
地球,道法不顯,難以展現這種威力,但是在九州,卻可以實現這一點,地球古代的許多鼎都雕刻著無數的圖畫,什麼龍,鳳,麒麟等等,但是九州的鼎,哪怕是亂天動地魔鼎這件號稱諸天萬界第一聖器的鼎,上面也只是寫了一些妖族的文字,沒有雕刻各種圖畫。
楊凡心中一動,自己鍛造的鼎,或許可以雕刻諸如龍鳳麒麟饕餮白虎玄武青鸞等等神獸圖畫,將地球上華夏先人的智慧搬來套用,所鍛造出來的鼎,或許會與眾不同。
想到這裡,楊凡臉上出現了欣喜之色。
“鼎,沒錯,就是鼎了,我可以按照地球華夏國古代先人鍛造鼎的方法鍛造我心中的鼎”楊凡想到了地球華夏國的鼎,龍與鳳凰是最常見的,一是代表龍鳳呈祥,二是代表皇家無上威嚴,因為古代鼎都是皇家祭祀所用,普通老百姓用是要殺頭的,除了龍鳳之外,如麒麟這樣的瑞獸也時常出現在鼎身上面。
………………………………………………………………
第243章鼎2
九州大世界與地球不一樣,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楊凡覺得九州大世界與地球其實都在這個宇宙之中,只是相隔的或許會很遠很遠,楊凡不由想到了地球上看到的課本內容上面寫到,宇宙發生了大爆炸,然後開始演化出星辰了等等,而地球是46億年前產生的。
那麼這樣想想,那次大爆炸,會不會是滅世之戰?
就算不是滅世之戰,是不是某一次大規模戰爭呢?
亦或者超級強者的對戰?
當然,時間久遠,難以考據。
有一點要說明,地球,早就處於一種無法修煉的狀態,為什麼這樣說呢,在唐朝的時候,很多武將,比如歷史上出名的武將諸如秦叔寶尉遲恭,甚至李元霸這些人都輕輕鬆鬆可以達到力拔千鈞,扛起千斤重的東西與玩兒似得。
再往前說,更有項羽力能扛鼎。
鼎,那可有好幾千斤重呢。
一個人能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