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SW0215 星際時代什麼成本最高?

範方思生活在星球文明時代,雖然他看過《星球大戰》原著,但真正進入了星球大戰世界,範方思對星際時代文明依舊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

比如說現在的情況就是常識性認知偏差,按照星球時代文明的認知,物料不足就運輸過來,難道是什麼問題嗎?

範方思沉默的思考,究竟是否要堅持在塔圖因建設一條共和國突擊艦的生產線。

畢竟按照紐特和盧恩的說法,一條生產線的成本價格也達到了二十億共和國信用點,每一年的產量還只有兩艘而已。

關鍵是貿易聯盟還虧本運輸物資的情況,範方思不得不慎重考慮。

如此情況下,若堅持建設共和國突擊艦生產線是否真的有必要和有意義?

紐特看著範方思在沉思,他繼續說了起來,“製造宇宙戰艦需要消耗的資源非常多,一般的星球幾乎都無法承擔。以納布為例子,它們獲得了共和國提供的技術支援,他們擁有製造戰艦的技術,超空間驅動器的技術,以及偏導護盾的技術,但它們為什麼沒有大規模製造戰艦?”

盧恩接上了話,“納布星的金屬礦產太少,納布星系的金屬資源也比較少,按照我們的估計,整個納布星系的資源綜合在一起,大概可以打造15艘至20艘共和國突擊艦。”

星際文明對資源的需求是星球文明無法想象的程度!

比如說銀河帝國時代的死星I,它的造價是一萬億帝國信用點,幾乎等同於一萬億共和國信用點。

但必須要明白一件事情!

銀河帝國時代製造的死星I,僅僅是製造成本就達到了一萬億帝國信用點,它消耗的資源全部是銀河帝國強制命令獲取的,意味著它的物料成本被忽略不計。

死星I的直徑是120公里,它完全由金屬材料構成,按照範方思瞭解的情況,它消耗的材料幾乎是一個星系的資源總和!

所以範方思就不明白了,如此強大的超級戰艦就因為所謂的設計漏洞或者設計缺陷,輕輕鬆鬆的被幹掉了?

那絕對是搞笑!

“範先生,我必須說明,將戰艦生產線建立在遠離資源產地的行為非常不妥當。戰艦製造成本中,運輸成本佔據了非常大的比例。”紐特提醒著。

盧恩跟上節奏,“以柯靈星為例子,460顆礦產資源星分佈在它周圍100光年範圍內,每一噸精煉金屬材料抵達柯靈星的平均成本是12共和國信用點。”

盧恩稍微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道,“根據我們貿易聯盟的星圖資料,塔圖因最近的礦產資源集中星域在紐科爾星區,距離塔圖因470光年左右,如果將一噸精煉金屬材料從紐科爾運送到塔圖因,至少需要50共和國信用點以上的運輸費用。”

聽著紐特和盧恩的說明,範方思隱隱約約的融入了星球大戰世界,這是一個進入了河系時代的星際文明,這裡的規則和星球時代文明完全不一樣。

當然了,範方思也非常清楚紐特和盧恩勸阻他的含義,之前就說過了,範方思將更依賴於貿易聯盟。

“你們說得有道理!”範方思微微點頭。

紐特和盧恩都鬆了一口氣,兩人隱晦的對視一眼,他們眼中都露出笑意。

這個宇宙從來都不公平,文明的科技發展程度,佔用的資源數量等等,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公平。

正是因為這種不公平,貿易聯盟才能在上百萬文明中如魚得水的左右逢源。

現在他們又一次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