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一些,著實是摸不著頭腦的,倒也沒有咋咋呼呼,全都安靜地站在博安居士身後,等待後續情況發展。
畢竟,博安居士還沒有撤去籠罩在整個博安峰外的防護大陣,憑他們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的本事,應當還是出不去的。
不過,這結果並沒有讓眾人等待多久,也就差不多是一刻鐘左右,博安居士眺望的方向,也即是正對山門大殿的臺階處,慢悠悠走上來一名老者。
這老者面容滄桑,身形有些佝僂,身著再樸素不過的粗麻衣裳,頭上纏著泛黃的頭巾,將花白的半長頭髮,給牢牢捆在頭頂。
腰間的腰帶和頭巾應是同樣的材質,連顏色都差不許多;在老者身體的左側,用腰帶彆著一塊烏黑的長石,若說形狀,倒是有些像沒有徹底擊打成型的石鑿子。
老者就這般一步一步地走上臺階,又一步一步地走進眾人面前。
誰都沒有出聲,他們都知道,這就是博安居士要等的那位前輩,也是使得博安居士和博安峰能夠安然進入萬道域的幕後之人。
有些見識深遠的百家修士,早已經猜出了來者的身份,而後知後覺的部分修士,在老者露面之後,自然也陸續反應過來了老者到底是誰。
畢竟,但凡是人族修士,就沒有未聽過人族三皇的傳說的。
眼前這位老者,看似平凡至極,但是卻能悄無聲息穿過博安峰起碼能抵禦天仙攻擊的防護大陣,而走進之後,雖是平和緩行,可仍然有宛若天地異色的火意,鋪面而來。
只不過,這股火意,沒有一絲一毫會灼燒身軀以及焚盡靈魂神識的韻味,反而是溫和無比,只是攝取一寸一分,亦能有所體悟,並似無數先賢經文肆意流淌,貫絕於五官五識。
若是現在,徐承他們這些百家修士還辨別不出,來者的身份到底是何,未免就有些太丟下界人族頂尖修士的臉了。
只見那老者不緊不慢,即將走到距離眾人還有百步之遠時,博安居士率先行鞠躬,執晚輩大禮,身後所有修士也是恭敬揖拜,以百家各自的禮數,對老者行最大的禮節。
他們異口同聲,同時出聲說道:“晚輩劉博安、淵承、陰梅仙、洞禾、勞豐嶽……,見過燧皇前輩!”
老者微微一笑,淡然操著不知是何處的古老口音,但語言仍是目前大家都通用的下界話語,輕聲說道:“好了,小子小女們,快起來說話。”
眾人聞言,紛紛起身,共同望著眼前這位,飽經風霜,庇佑人族數十萬年之久的,名副其實的人族老祖宗。
有些人的眼中甚至縈繞些許淚光,他們有些人是自幼聽聞三皇傳說長大的,三皇在他們心中的地位,遠不止於一位頂尖修士這般簡單。
在那個黑暗的歲月中,是三皇,帶領人族走向了今日的鼎盛。
眼前的這位老者,便是三皇之一,身合文明大道,執掌象徵萬物靈智的心炎,被稱為火祖之皇,為人族開創遠勝於其它任何種族的文明先河,傳聞中的燧皇,燧人氏!
後世的諸子百家創始先賢,沒有一人不在燧皇門下聞道求學,即便是早已步入超脫的儒家孔聖,也是站在燧皇的肩膀上,才得以創下教化天地的聖人偉業。
其身上包含的文明之火,也即是百家修士在見到燧皇到來的一瞬間,身心沉浸入的那團開化靈智的溫和靈焰,乃是人族從古至今,乃至未來,永不斷絕的文明延續。
如今,百家修士這恐怕窮極一生,哪怕輪迴轉世,也不一定能看見的人族聖皇一眼,單就是沉入那文明之火片刻,也是莫大的受益,更何況,燧皇與博安居士,明顯還有很多話要說,能在此處聽聞,必然會有更多收穫。
燧皇的腳步依舊緩慢,和凡間的一位種地老翁沒有任何區別,積年勞累而彎曲的背脊,風吹日曬而黑亮的面板,以及堅實踏過每一步的雙腳,彷彿他這一路走來,就是在慢慢看過,他播下種子的田地。
其實也不錯,人族的這兩片下界天空,以及聖天域中人族聚居的區域,便就是他以及另外兩位人族聖皇,一步步打下的田埂和沃土,而後來人,便是在其中受到庇護而不斷開枝散葉的幼苗。
燧皇走得不緊不慢,每一步大約是一次完整的呼吸,百息之後,他終於是來到眾人面前,而第一句話,便將眾人的心緒,立刻待回即將到來的會元之末大劫中。
只聽燧皇開口說道:“大劫已至,人族恐是危機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