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明蕾在後臺,看著自己的膝上型電腦。
網路上的輿情她是相當的。
目前從小品節目開始,就是她對春晚做出大刀闊斧改變的地方了,就是檢驗成果的地方。
「小品《吃飯》..」
「意外的還不錯啊這小品。」
「笑死,春晚也玩網路爛梗了。」
「我爸媽爺爺奶奶看的有些不知所謂,但我看的笑的很開心。」
「這麼多的網路用語和網路用梗,有點不大像正統的小品,我不太喜歡這種演繹方式。」
「這哪裡是小品啊,這看的我真覺得無聊死了。」
「我爸媽有點看不下去...他們說今年的小品真不咋地。」
從網路輿情上來看。
年輕人對小品的接受度還算是譭譽參半,但一些‘正統,的小品愛好者出來噴的比較激烈。
他們認為這種用語和跟,沒味兒!
其次是對於不瞭解網路梗的中老年來說,更是接受度不高,根本看不懂啊,怎麼有接受度。
此時此刻,於明蕾的團隊在篩選評論資料。
不過總體而言,這些資料還是比較打擊士氣的。
對此,於明蕾的情緒還算穩定,澹澹道。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請客吃飯,不是你吃飯,我出錢就行的,是需要一次又一次,一輪又一輪的試錯,才能夠最終確定下來,該怎麼樣才能達到最佳結果。」
目前來看,加入網路相關的詞彙和梗,確實在年輕人裡能有著略好的反饋。
但在中老年人群,在長輩們的眼裡,這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小品節目結束了。
接下來的節目也都很穩。
有老人喜歡的歌曲,也有年輕人喜歡的。
雖然有點割裂。
比如前一首是《紅高粱》,後一首就變成了《香水快樂》這樣的流行歌曲。
割裂歸割裂,但至少...
年輕人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影子。
屬於年輕人的影子。
原來,自己也被春晚注意到了。
網路上雖然依然很多冷嘲熱諷的,但收視率如今在10點鐘依然穩定,就足以告訴於明蕾,效果是有的。
10點鐘是一個分割點。
在這個分割點裡,大家都會決定是繼續等12點鐘的跨年倒數,還是去睡覺。
目前10點收視率還依然維持著穩定,就意味著,目前的節目,還沒無聊到讓大家關電視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