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進行的非常的順利。</br>劉備摔阿斗的理由。</br>甚至,他還表現出了‘恨’。</br>恨這位差點讓自己兄弟損隕的兒子!</br>為了區區孺子,何故損我兄弟?</br>無論怎麼樣。</br>被人重視的感覺,總是會讓人非常的感動。</br>此時此刻的趙子龍也是如此。</br>聽起來臺詞像‘呂布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一樣。</br>同樣語境的話。</br>卻要看兩人為了這段話做出了什麼。</br>呂布飄零半生,方天畫戟專捅義父。</br>趙子龍四方擇主,卻是每一次都盡去了忠義...</br>這一次。</br>捨命救阿斗。</br>劉備捨不得趙子龍。</br>趙子龍,亦慶幸,選擇了劉玄德。</br>亂世之中。</br>兩人產生羈絆交集。</br>惺惺相惜。</br>相隨後半生。</br>....</br>在片場。</br>無論是康凱,還是劉榮光,亦或者高鑫鑫導演。</br>都為這一幕感到心中酸楚...</br>亂世之中,最珍貴的,莫過於情感,愛情,親情,友情,兄弟情,羈絆。在性命草芥的地方。</br>這些情感彌足珍貴...</br>也是三國這部作品,永恆的主旨之一。</br>英雄惜英雄。</br>亂世豪傑之間,赤誠的情感。</br>此時此刻,高鑫鑫呢喃道。</br>“沒想到劉和偉這一段戲,李清竟然能反拋回來。”</br>劉和偉這種程度的入戲。</br>李清能接的住,能反拋回來。</br>原本準備的臺本?</br>撕啦!</br>講什麼臺本!</br>臺本這種不知所謂的東西,就是限制了他們的發揮。</br>讓他們自由發揮好了。</br>現在在片場上,舞臺上的。</br>沒有演員李清,沒有演員劉和偉。</br>只有劉玄德。</br>還有趙子龍。</br>這兩位漢末英雄。</br>......</br>這一段戲拍攝完了。</br>非常的順利。</br>“這演技,真不像是年輕一輩的演員啊。”劉榮光感慨道,看著李清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br>回想起剛開始的時候,他對李清的質疑。</br>認為他真的能飾演好兩個角色嗎?</br>無論是呂布,還是趙子龍,都不是簡簡單單的,說能演好就能演好的角色。</br>是真的沒想到,李清能夠演繹的那麼好...</br>沙益就不用多說了,明明作為資深的中生代演技派,在這一段時間拍戲,比演技下來,甚至比的他有點自卑。</br>原本沙益在拍新三國的時候,還想著,好好的提升演技,和老戲骨們比起來,他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但總歸在片場不是墊底的...</br>畢竟。</br>還有新生代在啊!</br>真論演技的話,自己不會輸給新生代吧。</br>結果就是打了他的臉,面對李清這位新生代,他沒感覺自己有任何優勢...好在有個孫權給他墊底。</br>不然他真的就是整個《新三國》裡有名有姓的文官角色裡演技最差的那一批了!</br>“他厲害其實恰恰不是演技...當然,他的演技也極其出色的,在整個年輕一代的演員裡,是相當出色,然而這並不是他最厲害的地方。”高鑫鑫在旁邊喝了一口枸杞茶水說道:“他最優秀的地方恰恰是在於那無與倫比的角色理解和代入感。”</br>“這才是李清相比於其他年輕一代的演員最大的優勢,最優秀的地方。”</br>旁邊的劉榮光他們也回過味兒來了。</br>貌似就演技來說。</br>李清能稱得上是優秀。</br>可為什麼總能讓他們關注?</br>不僅僅是演技優秀的問題!</br>“一般的演員,想要獲得角色理解和代入感。”</br>“要麼,是本色出演,和他的形象經歷十分的契合。”</br>比如說康凱就是很典型的例子。</br>形象氣質都和張飛這個大老粗十分的契合。</br>也正因為這種契合,讓演技不太出色的他,能夠勝任張飛這個角色。</br>本色出演,這是作為演員無可比擬的優勢。</br>然而高鑫鑫卻說道。</br>“而李清...”</br>“無論是呂布還是趙雲,都感覺他是本色出演。”</br>“甚至《神話》這部電視劇裡,我也感覺他的易小川和蒙毅,也在本色出演。”</br>“我也不是沒有和沉浸派演員打過交道,可沉浸派再沉浸,總是要有的放失的,沉浸程度也是有高有低的,代入感也是有分別的...”</br>對於一個演員而言。</br>最可怕的天賦。</br>他能夠代入每一個角色,百分百沉浸到每個角色裡。</br>一人。</br>千面!</br>.......</br>拍攝的進度非常的迅速,距離殺青的日子也越來越接近了。</br>趙子龍的戲,也即將要殺青了。</br>還有零散零碎的戲份...</br>剩下的不多。</br>甚至青年趙子龍的戲也已經結束...</br>李清的妝容再一次變化。</br>隨著三國的程序,而變化...</br>跟隨著劉玄德出生入死,大大小小的征戰事,沙場四方。</br>如今的趙子龍。</br>已經不是那個人人嚮往的,白馬銀槍,七進七出的帥氣趙子龍。</br>已是句僂著身子,長滿了鬍子,老年斑,眼神甚至有些渾濁的老將。</br>彷彿不是一個年輕人在演的。</br>而是一個真正的老人的神態。</br>但這個老人渾濁的眼神裡,還有些光芒,一些,從年輕時的少年將軍趙子龍的眼裡,追隨劉玄德的那一刻起。</br>就有著的光芒..</br>他依然是那個趙子龍,只是,老了而已。</br>“子龍啊。”</br>“陛下...”</br>“早晚,多照看我...”</br>“陛下...”</br>“陛下!”</br>白帝城。</br>先帝臨終前的託孤。</br>並非託孤於諸葛孔明那般正式。</br>和趙子龍的告別。</br>情緒。</br>更想是和老友,遺憾的揮手告別。</br>眼神裡滿是對多年老友的不捨和卷戀。</br>子龍。</br>接下來的路。</br>請你好好的走下去。</br>...</br>到了後期的時候。</br>和趙子龍交集搭戲最多的變成了諸葛孔明。</br>此時此刻,三軍陣前,諸葛孔明呢喃道。</br>“子龍啊,你如今已年過半百。”</br>“數日前,馬超剛剛病故。”</br>“先帝的五虎上將,只剩下你一個人了...”</br>諸葛孔明不想年邁的五虎上將,趙子龍去前線戰場。</br>他更想這位虎將活著。</br>好好活在這個世界。</br>此時,年邁的趙子龍,卻是精神不減,強硬道。</br>“自我隨先帝以來,遇敵則先,臨陣不退。大丈夫當戰死於沙場,幸也!”</br>“丞相,若不教我為先鋒,不如撞死於階下!”</br>虎將趙子龍。</br>縱是年邁,亦忠,亦是勇武。</br>亦忠。</br>亦勇武。</br>既是年邁。</br>他也能斬下魏國三員大將!</br>子龍老矣。</br>尚且能戰!</br>而用這種近乎逼迫的行為。</br>讓自己上戰場。</br>讓自己能去到最前線。</br>這種可以說是自殺的行為。</br>對於老將而言...</br>大丈夫。</br>武將,當死於戰場之上。</br>而非死於病榻之上。</br>這是趙子龍對劉備的承諾。</br>為匡扶漢室。</br>為振興仁德之君。</br>‘歲在甲子,天下大吉’</br>‘漢室崩殂,天下大亂’</br>子龍。</br>堅信。</br>蜀漢能平亂世。</br>以仁德治這朗朗乾坤...</br>....</br>“我還有何面目,去見兄長?”</br>劉榮光躺在地上。</br>眼神迷茫,卻是悔恨。</br>關雲長。</br>同盟背刺,地失人亡。</br>...</br>“二哥啊!二哥...”</br>張飛張翼德。</br>兄仇未報,命喪下屬之手。</br>...</br>黃忠,命喪箭手。</br>馬超,病逝於水土不服。</br>五虎上將,只餘趙子龍於人世...</br>為這蜀漢之地,做最後的貢獻...</br>直到。</br>伏於桉上的諸葛孔明,聽到了姜維傳來的訊息。</br>“半個時辰前,子龍老將軍在他府上過世了!”</br>諸葛亮聞訊後先是驚訝,後又淚如泉湧,痛心:“蒼天哪,斷我一臂呀……子龍將軍去世前,有何遺言哪?”</br>姜維聲音顫抖:</br>“趙老將軍在去世前沒有什麼遺言,只是大喊了三聲——北伐!北伐!北伐!”</br>諸葛亮聞聽此言,一個趔趄摔倒在地痛哭失聲,一句話也說不出來……</br>良久之後,諸葛亮才呢喃道。</br>“子龍,我正欲北伐,不料你……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亮失一臂膀……”</br>五虎上將...</br>至此盡失。</br>諸葛孔明也不知道。</br>接下來,蜀漢的國運會如何。</br>在寫《出師表》的時候,心力交瘁伏桉假寐中又看見了趙雲...</br>那是化了妝的李清。</br>看上去是那麼的蒼老。</br>老矣。</br>這一次,就連眼神,動作,神態,從身上的每一處,都透露出了一股不能言說的虛弱。</br>和上一次征戰的時候,那種精神抖擻的感覺卻已經不在了。</br>子龍是真的老了。</br>子龍...</br>他此時此刻,才更顯得老人的虛弱。</br>“子龍...”</br>在夢中能見到子龍...</br>孔明已經很累了。</br>如今諾大的蜀漢,只剩下了些許支撐。</br>便是他在獨木支撐著諾大的蜀漢。</br>他想去抓住趙子龍,抓住這名陪伴著他最後的五虎上將。</br>“子龍,莫走!”</br>然而子龍只是呢喃道。</br>“丞相,子龍老矣,我已見不到恢復中原,先帝遺願我已無法盡力,復興漢室大業,丞相,就靠您一人了。子龍死不瞑目啊,丞相……”</br>諸葛孔明再醒來。</br>人已不在。</br>當年打天下的人們。</br>無論是五虎上將。</br>還是先帝未競,中道崩殂。</br>都讓他深感有淚...</br>深感疲憊。</br>孔明深深的覺得。</br>那讓他覺得。</br>懷念的戰鬥已經結束了。</br>54歲那一年。</br>北伐數次失敗的諸葛孔明。</br>病逝於五丈原。</br>死於五丈原的時候。</br>孔明卻還是露出了釋懷的表情來。</br>“主公...”</br>“子龍...”</br>“翼德...”</br>“雲長...”</br>“你們...”</br>“便在等我吧。”</br>大江浪淘去。</br>千古風流...</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