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節 煙花大會(一)

這一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短,大年三十的晚上,西北風已經轉成了西南風,吹拂面上不僅沒有寒意,似乎還夾帶著絲絲的春暖。彩雲城家家戶戶今年的年夜飯用得特別地早,多數人家天尚未黑便喜洋洋出了門,騎馬的、駕著輕便小馬車的,最多的則是步行,人們陸陸續續聚集到金沙河畔,不過一個時辰便烏壓壓站了一大片,更有許多從周圍郡縣趕來的人家,也都坐在各家的馬車上,好奇地看著不遠處一排身著勁裝的南國府侍衛後面,正嶄新擺著六尊扎著大紅綢的禮炮,還有一車車用綵緞紮成小山形的煙花。眾人交頭接耳間,都在議論著他們的國主什麼時候才會親自露面,點燃今夜的第一尊禮炮,與他們同樂這一場除夕夜的煙花大會。

今年除夕前夕,南國府突發文書告知各郡縣,道是國主殿下身體欠佳不宜宴飲,且考慮到各郡守年年除夕都跑到彩雲城來,以致年三十未能在家中陪伴長輩守歲,故而今年取消了大宴,改在金沙河畔辦一場煙花大會,並允許城中所有百姓一同觀賞,也是與民同樂的意思。

這類儀典活動本是趙升最為拿手,但因這幾年除夕他都沒在家過,幾個子女都有抱怨,今年家中娘子發了獅子吼,說是再不歸家過年,這一年都不必進後宅了,嚇得他趕忙找趙俞去南國府告假,這一晚人便沒有出現在金沙河畔。

這廂王相一面要照看已經八個多月肚子,又帶著**前來的呂桃,一面要應酬那些周邊小城趕來的縣令等人,不讓他們過分靠近姚今的坐席看臺,自是忙得應接不暇;璇女和林月白一左一右在姚今身邊不敢鬆懈,生怕還渾渾噩噩神志不清的她突然做出或是說出什麼惹人懷疑的舉動言語;只剩下趙俞和劉肖龍二人在外圍忙得不可開交,劉肖龍主要負責在金沙河附近巡邏和盤查往來的百姓,自然不會朝河邊過來,而趙俞就慘了,一會兒是看煙火的群眾太多有人差點擠掉進金沙河,嚇得他連連呼喊阻止,一會兒又有負責點菸花的侍衛弄混了煙花擺放的順序,不知道等下先點哪個後點哪個,也跑來找他,趙俞直忙地兩腿發酸嗓子冒煙,扭頭見王相在不遠處的看臺下正和周邊來的縣官作揖聊天,忍不住便要喊他過來要吐槽幾句。

“相先生!相先生!”

“趙大人,何事?”王相剛剛打發了一個從新羅郡趕來的縣令,才歇了一口氣,見趙俞揮手喚他,趕忙快步過去。

“這煙火大會,籌備得實在太倉促了!”趙俞接過王相遞來的茶盞一飲而盡,指了指對面人頭攢動的百姓:“不止彩雲城,周邊郡縣都有不少人趕來,剛剛劉肖龍遣人過來傳話,問我還能不能放人進來了,說是外面都排成了長龍!可咱們統共就只安排了這麼多人維持秩序,可你看這裡的情形——我真有些招架不住了!等到一會兒禮炮煙火齊齊上天,只怕這場面更是要亂哪!”

王相轉頭看了一眼姚今所在的看臺位置,將趙俞拉到一邊,道:“這場煙花大會為何而辦、為何決定如此倉促,趙大人您也是知道的,這不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嗎!一會兒殿下只需走下看臺行至河邊,露個臉點個火,便可回去了,她說一句話都不用說,但國中的種種謠傳卻可就此破解。今日來的人越多,那些說殿下病重難愈的謠傳,便可越快不攻自破,這不是正是我們的打算嗎。”

“可殿下,她——”趙俞想了想今日晚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姚今弄出南國府時的情形,不禁懷疑地看著王相:“她根本不願意走出屋子,能到這看臺來已是極大的不易,你說讓她來點火——能行嗎?”

“這就要看林小姐了,現在也只有她能和殿下說得上幾句話。”王相嘆了口氣,對趙俞道:“趁時辰未到,我等還是將周圍安置妥當,一會如若殿下有何不妥,我們都在近旁,也好應對。”

“好吧,也只有如此了。”

趙俞抓抓腦袋,自轉頭去忙,王相也趕緊回到看臺旁邊,恰好見璇女撥開看臺上的紗幔正要下來,他便伸手過去:“小心些。”

“沒事。”璇女握著王相的手下來,露出雪白的牙齒嫣然一笑:“大人怎在這裡,今日是除夕,您不去陪著姐姐?”

“她那裡無事,倒是你,今日除夕,我還要你去殿下身邊伺候,”王相見她手上端著個淡淡藥味的空碗,不禁道:“殿下她——哦不,璇女,你不累吧?”

“大人是想問殿下如何了,是嗎?”璇女一雙丹鳳眼直直凝視著他,笑容在嘴角有些微微的凝滯,“大人放心。殿下此刻精神不錯,適才林小姐也都與殿下說好了,殿下也答應了。”

“此次煙花大會是我的主意,明知殿下的精神不濟,我卻還是——到底是我,是為難了殿下。”王相雙目注視著乳白色的紗幔,輕輕道:“待她清醒過來,我定要向她請罪。只要她醒來……”

璇女輕輕撇過頭不去看王相的眼睛,目光卻剛好落在不遠處呂桃的座席上。因在孕後期,呂桃的腰身自是胖了不少,宛若銀盆的臉上雖然有些泛白,倒是精神很好,可是看向璇女這邊的目光裡卻有些莫名的失落。看到呂桃朝這邊張望,璇女趕忙朝王相一福,大聲道:“大人,時辰快到了,還是請您先回座席上,一會殿下便要出來了。”

王相“嗯”了一聲,見侍衛們開始著手準備禮炮的燃放,人群的喧鬧聲也漸漸安靜了下來。此時樂府班子已經就位,隨著一聲長長的鼓聲,似有許多面鼓跟著應聲響起,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鼓聲環繞在金沙湖畔,湖面起了微微漣漪,輕輕回應著那陣陣鼓聲。片刻,看臺兩側新搭的高臺上節節火把紛紛亮起,將附近的金沙河面映得波光凌凌,如銀河流入人間,一片璀璨。此時十二名南國府侍女魚貫行至看臺前,其中八人提著宮燈伺立兩邊,另有四人走上看臺,雙手輕輕拉開第一層紗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