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扯花生得用巧勁,不能大蠻力直接拉扯出來,那樣會扯斷花生的根,造成花生遺留在土裡不出來。
也不用力太小,太小也拉扯不出花生,珞枝看大人們手握住花生的秧子,向上一提,花生就被拔出來了,接著還要用力抖一抖土,碼放整齊擺放好。
看大人們扯得得心應手,珞枝也試著扯了一叢花生秧子,嘿,這花生忒不給面子,秧子居然只拔出來稀稀拉拉幾個花生,害得她不得不以蹲下來拿鋤鎬挖。
拔了差不多五分地,珞枝看見穆四嬸往回走,開始用草繩把花生捆成一捆一捆的,這樣方便一會兒裝到牛車上往家裡拉。
太陽在天上發光發熱,很快,大家都汗溼了衣裳,珞枝的頭髮全部糊在曬得發紅的腮幫子上,汗水流進眼睛裡讓她直眨巴得想流淚。
想一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真不容易啊!從春天播種到秋天收割,其中都浸透著莊稼人的汗水和勤勞付出。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珞枝不由想起了那首平易近人,且膾炙人口的詩來,古代詩人看來也要務農做田,不然怎麼能寫出這麼貼近生活的詩呢。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珞安張口就接了下去。 這是珞枝教他讓他愛惜食物尊重農人的詩,小傢伙很聰慧,一般一首詩教個三五遍他就能朗朗上口。
為了讓他知其所以然,珞枝都會舉例說明一下,免得只會鸚鵡學舌。
“你們嘀咕啥呢?”穆瑩拿衣袖擦擦汗珠問道。
“沒啥,就是說今天真是太辛苦你們一家了。”珞枝把頭髮往腦袋後面拔,拿衣袖擦一把汗說道。
“一會兒你就多做些好吃的報答我的恩情就是了,”穆瑩笑嘻嘻的說道。有時候珞枝真的羨慕她這沒心沒肺的歡樂樣子,不像她,一天到晚操心不完活得像個老太太似的。
“阿爺,歇一會吧。”珞枝緊跟在老爺子身後耙地撿“漏網之魚”,抬頭看了看天,又看了看老爺子汗溼透的後背,提議道。
穆老爺子用莊稼人的話來說,是個恨活計的人。就是恨不得一氣就把活計做完,幹起來不歇息,沒人提醒可以一直做下去。
穆老爺子聽見珞枝的話,一手抓著拔扯出來的花生秧子,直起腰來,也看了看天,估摸著大約已經幹了一個半時辰了,回頭看看幾個大人小孩都累的滿頭大汗,就點了點頭。
珞枝看見大家坐到了樹蔭下歇氣,走到牛車旁邊,那裡有破棉絮包裹著的帶水嘴的大瓷罐,裡面裝滿了水,是她早上從家裡帶來的。珞枝就抱了大瓷罐,穆瑩跟過來抱了碗送到大家坐著歇氣的地方。
珞枝往碗裡倒了一碗清水,遞給阿爺“爺,喝水。”
穆老爺子答應了一聲,接過碗,仰脖將一碗水都喝了個精光。
她又給穆四叔,穆四嬸,家安哥穆瑩各倒了一碗水,最後才自己喝。珞安和阿樹兩人自己用竹筒自帶了水,早就自個安頓好了自個兒。
老爺子從腰帶裡掖出來裝了旱菸和草紙的口袋,捲了一根遞給穆四叔,兩人相繼抽起了旱菸。
“叔,今年年景不錯,我看你家花生比去年多收個二成沒問題,”穆四叔吐出一口煙說道。
穆老爺子看著散落一地的花生秧子上滿滿當當的花生,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今年這收成比往年可以多打十幾斤素油咯!”
珞枝聽著大人的閒聊,看著遠處勞作的農人,心裡感到很溫馨。
有微風輕輕吹過,吹起了她汗溼的衣衫,她頓時覺得全身的毛孔都張開了,十分舒爽。勞動的辛苦,物資也比現代貧乏,可這種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是多少現代人夢寐以求的。
幸福其實可以很簡單的,珞枝心中想到,辛苦勞作得到自己想要的這就是田園生活的真趣味吧。 現代多少人一輩子奮鬥的目標也就為了老了安享晚年田園生活。
當然,如果這日子可以富足一點,再富足一點,就更加美滿了。要為此而努力啊,加油,穆珞枝,你可以的。
喝足了水,抽了一袋煙,穆四叔首先從地上站起來。
“家安,阿樹,你倆去推車上來。”
這是要開始往家裡運了。
穆四嬸帶著穆瑩繼續拔扯花生,珞枝帶著珞安耙鎬花生地,阿爺四人裝車卸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