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陰象火,積陰所生,一旦妖星入於角度,火異見於宮中,此豈細故?”
眾人都看著胡涍上躥下跳。
慈慶宮失火之事,不知道誰人散播開來,今日廷議剛開始,眾人都紛紛知曉了此事。
等恭慰陳太后,得到肯定的答覆後,胡涍便賣力表演了起來。
拿著十月初三的妖星作為由頭,再勾連起這次慈慶宮失火,大做文章。
欽天監此前還說是吉兆,近日才改口,說多日不散,當是妖星。
所有人都明白是怎麼回事。
事不關己的,冷眼旁觀。
有所猜測的,仔細審視。
暗中謀劃的,環顧四周。
只聽胡涍還在繼續慷慨陳詞:“東海殺孝婦,三年不雨,一孝婦尚幹天和至此,況兩朝宮妾閉塞後庭?”
“老者不知所終,少者實懷怨望,寡婦曠女,愁若萬狀者哉!”
“以我觀之,此次火情,多半是心懷怨望的宮女所為!”
這話已經是明目張膽地指斥聖尊了。
不僅是明目張膽,甚至是故技重施。
這觀點……當初世宗被宮女差點勒死的時候,就差不多是這個說法。
胡涍越說越激動:“唐高不君,則天為虐,幾危社稷,此不足為皇上言,然往古覆轍,亦當為鑑!”
唐朝高宗無能,武則天殘暴,幾乎危及國家社稷,這些雖不必對陛下言明,但皇帝也應該借鑑歷史的教訓啊!
終於圖窮匕見。
這已經是明著說皇帝不德,才招來這些報復。
可惜,此時的皇帝不是孤家寡人。
吏科都給事中慄在庭,當即就要出列呵斥。
他正要動作,卻看到御座上方,從側殿繞出一道人影。
朱翊鈞抬手讓慄在庭歸列,後者老老實實退了下去。
皇帝來了,眾臣自然行禮:“陛下。”
胡涍的聲音也戛然而止,抬頭看著皇帝,面色有些懼怕與難堪:“陛下。”
朱翊鈞點了點頭,面上沒什麼表情,只是簡單吐出兩個字:“繼續。”
而後也不拉上屏風,就靜靜看著胡涍,等著他的下文。
胡涍身子僵硬了片刻。
但咬咬牙,又挺直了身子,繼續開口道:“災異之繇,徵在君身,何以表正?徵在奸回,何以斥遠?他如抑濫,請以遵祖制,節財用以厚民生,敕講讀以廣治道,皆所以召天地之和,開億萬年無疆之治!”
災異若是應在皇帝身上,是不是該好好反省?若是應在奸臣身上,是不是要遠離。
這當然是套話,重點在於解決之道。
胡涍開的藥方很簡單,不要與民爭利,要遵祖制,學經典,才能有“天地之和”。
若是不聽,就別怪傷了“和氣”。
這話還是太含蓄了,朱翊鈞似乎沒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