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1章:變身海盜

好在,他們出逃天京的時候準備的夠充分,帶出了一定的財物,而在後來逃亡的時候又劫掠了幾個大戶,也得到了不少的錢財,這時倒是派上了用場。

這樣一來,武清就穩穩的掌握住了這支百餘人海盜隊伍,算是終於有了一個自己的地盤,可以暫時的讓兄弟們安頓下來了。

等一切穩定下來之後,武清這才得以好好的研究了一下這個海島。原來這個海島確實是一個可以長期棲身的寶地,這個海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海島三面的山上有著眾多的山洞,島上的居民和海盜都居住在山洞之中,倒也無需另外建造住所。

在海島的中央有一大片的肥沃土地,可以種植大量的農作物,基本上可以解決島上居民和海盜的正常需求。而且,在海島三面的山上還有許許多多可以食用的山珍野果,這些都是海上難能可貴的寶貝。

另外,島上還有幾處常年不枯的山泉,這就解決了淡水的問題。這也就是說,就算是這些海盜安安分分的在此處生活,也能夠過上自給自足的安穩生活。

更何況,他們還有十餘隻大大小小的海盜船,手裡還有一些相對比較先進的武器,這一來他們就可以時常出去進行劫掠。

武清當家之後,

一方面大力開展島上的自給自足,讓島上原有的居民安安分分的從事生產,確保島上常年所需的正常供應。

一方面加強整訓島上的海盜武裝,挑選出一批精幹的人手,親自進行強化訓練。把一些老弱病殘的海盜剔除出來,讓他們也加入到生產之中,或者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後勤工作。

很快,武清就親手訓練出了一支七八十人的精幹海盜隊伍,再加上他自己帶來的二十八人,一共湊成了一百人的隊伍。

而且,武清還立下了許多的規矩,讓所有人都必須遵守。比如,不許搶劫普通的漁船,不許隨意的劫掠侮辱婦女,不許跟其他的海盜組織相互勾結,不許參與任何其他勢力之間的爭鬥。

遇到國內的商船,只許搶貨,除非必要時不許傷人性命;遇到外國人的船隻,無論什麼情況,不管是商隊還是流竄的海盜,只要情況允許,一概統統拿下,人員就地解決毀屍滅跡絕不留一點痕跡。

遇到國內官軍的船隊,一概避而遠之,絕對不要輕易的去招惹他們,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必須在完全有把握全殲的情況下才能出手。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絕對不允許任何人向清廷投誠,因為清廷和他們太平軍之間的仇恨太深重了。

就這樣,不到幾年,在武清的帶領下他們這座海島越來越興旺了起來。由於他們的紀律嚴明,行動迅捷,做事隱秘,再加上他們這個海島比較偏遠,一直以來也都沒有引起各方面的特別注意,就這樣安安穩穩的發展了起來。

到後來最興盛的時候,他的海盜武裝達到了兩百多人,島上居民達到了六七百人。當然這時所有人早就忘了原來的那些往事,就連武清他們一眾兄弟,也漸漸的淡忘了回家的事,所有人都希望就此安居樂業下去。

再後來,武清就索性在島上娶了一個土著女子,開始過起了正兒八經的日子。

漸漸的武清老去了,但是他的後人一直承襲著他的首領位置,一輩輩的就這樣傳承了下來。等到抗日戰爭爆發之後,他們的那個小海島也無能倖免,遭到了日軍數次的洗劫。

好在他們的小海島位置太過偏遠,幾乎沒有戰略價值,日軍每次也都是順道三光而已,並沒有採取過什麼正式的佔領。

每次日軍進攻的時候,他們在稍作抵抗之後,便全部的隱匿起來,等到日本人退去之後,他們便就又重新返回繼續生活。而日軍見他們人少式微,也就根本沒有把他們放倒眼裡,每次劫掠之後,也就速速退去。所以,除了財物損失較大之外,他們倒也不曾傷了元氣。

等到了解放戰爭的時候,島上卻發生了鉅變。原來,武清的後人之中自己的意見不統一了,兄弟之間出現了分歧。這時武清的嫡系後人是兄弟兩人,其中的老大堅持承襲祖業,繼續在島上過自己自由自在的日子。

但是他的兄弟卻是持反對意見,他認為應該主動的歸附政府,接受政府的管理。因為,當時的情形已經早不同於百年前的狀況,他們這個海島應該早已經被政府所注意到了。

一旦政府仍舊把他們都當作海盜海匪,那後果將不堪想象,但是如果能夠提前歸附,說不定還會受到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