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忽然流淚的孔聖,當即有人表示好奇,本來好好的,怎麼忽然就哭起來了?
對此,有些熟悉孔聖的弟子就主動幫助這些師弟解答疑問:“夫子這是又有一位好友離開了人世。看時間的話,可能是衛國的梅公吧。”
“梅公?梅公執政衛國,聽說還利用儒生建立了一套適合儒生的管理體系,我聽說不少師兄弟都曾經前往衛國實地考察,事後光是考察報告積就寫了不少。甚至咱們曲阜學報之上,也刊登過大量梅公的文章……”
“對,就是梅公。”
“聽說梅公是夫子的好友,一萬年前還曾經追隨夫子一起參與伐天之戰。此刻梅公死亡,夫子痛苦的落淚,既然如此,夫子為何不去救下梅公呢?”
“可能是兩個原因吧,第一,梅公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而死亡,死得其所,壯哉!”
“對於梅公而言,他不需要夫子來救。夫子救得了梅公一人,可是救得了衛國那麼多儒生嗎?救不了。看在夫子的面子上,龐涓可以放過梅公,也可以放過衛國的儒生,可是代價呢?”
“另一方面,夫子不參與各國戰爭,那麼曲阜學宮就還是一片淨土。在這片淨土之內,依然是自由自在的,不會受到外界干擾。”
“可是一旦夫子干涉列國戰爭,那就意味著曲阜學宮就加入了這場列國戰爭之中。”
“這就是所謂的,安居學宮,可避世清修,可繼續做研究、寫文章,做一些理論研究。可一旦離開學宮,加入列國之中,那就入局了。”
不入局,可保平安。
哪怕是貴族的後人,哪怕是某位國君的後人,只要願意加入學宮,此生不再離開學宮,那麼就沒有人會跑到學宮裡面斬草除根。
可一旦入局,一不小心就真的死了。
“所以,夫子就算想幹涉,也沒法干涉。因為,夫子得為曲阜學宮裡面的諸多避世清修的學子們考慮。”
“而梅公,也未必願意夫子干涉。對於梅公而言,執政衛國,實現個人理想,用自己的理念來改造一個大國,這是一件多麼吸引人的事情啊!”
這種事情,對於有志之士的吸引力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
而梅公順利的用個人意志改造一個大國,而且還成功了,只是最後失敗於敵人的大軍之下,怎麼看都不虧。至少梅公自己,是不會後悔的。
說的文藝點,梅公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最終死在了追逐夢想的路上,這一路走來,全都是梅公自己心甘情願的,梅公又有什麼好後悔的呢?
所以,哪怕是孔聖,此刻也只是為一位好友的逝去而流淚,但絕不會阻止老友的赴死。
就是赴死!
梅公也清楚此去就是赴死,但梅公還是來了。
就在孔聖流淚的時候,梅公已經獨自一人趕到了衛國都城附近,剛來就被大軍包圍了。
看著獨自趕來的梅公,龐涓就知道了梅公的想法。
梅公這是要犧牲自己一個,換取衛國儒生們的安全。
龐涓嘆息一聲,對於這種志士而言,說多了都是侮辱他們,所以龐涓尊重梅公的選擇:“梅公,既然你來了,那麼衛侯會安全,衛國的儒生也會是安全的,只要他們不反抗大軍。”
聞言,梅公捋了捋鬍子,無所畏懼的走進了大軍演化的大陣之中。
片刻後,龐涓離開了大陣,手上則是提著梅公的屍體。
至於衛國都城,在看到梅公死亡之後,貴族們已經開啟城門了。
整個衛國,從此以後,就會成為魏國的一份子。
不久之後,子貢上門,和龐涓聊了一會兒,子貢就拿著寶物,換取了梅公的屍體。
對於這場交易,龐涓本人沒問題。
梅公的屍體當然是有價值的,但子貢也拿了足夠有價值的寶物,而且,為了梅公的屍體,往死裡得罪孔聖,這不是智者所為。
說起來,孔聖還是龐涓的師伯呢。
鬼谷子一萬年前,也是和三聖稱兄道弟的存在,從這裡論關係的話,龐涓還得稱呼梅公一聲師叔呢。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個天下似乎並未有過根本改變:一萬年前,天下大戰的時候,各國貴族都是老熟人,大家彼此之間講究體面、規矩。
一萬年後,天下大戰的時候,各國的執政和大將軍都是練氣士,論起關係,大家彼此間要麼是師叔、師侄,要麼是師兄、師弟。
三大學宮出來的,都算是師兄弟。
萬年前和三聖一起努力的那些人,和三聖之間,也可以用師兄弟相稱。
如此看來,當今天下,九成以上的練氣士,彼此不斷的討論關係,最終都能多多少少有一些關係。
天下間,從貴族內戰,變成了練氣士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