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遼國勢力不斷壯大,尤其是澶淵之戰大敗宋軍後,更是隱隱有了第一大國的跡象。
做第一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就是人人都怕你,壞處是那些怕你的人,每天都在想辦法將你打下去。
若他們得知此事,是選擇站在遼國這邊一起聲討大宋,還是會站在大宋這邊,共同抵禦遼國這個龐然大物。
顯而易見……大宋這些年雖然在軍士上沒多少建樹,但在口碑上還是可圈可點。
一個既有錢又慷慨的富朋友,有誰不喜歡呢?
……
流言是把殺人刀。
在後世輿論漫天飛的年代,隨便一條小小的新聞,甚至就會把一個萬眾矚目的明日之星一夜抹殺。
只是大宋的百姓大多淳樸。
連壞人都壞的那麼存粹,他們沒有經歷過輿論制裁,就不會明白它的可怕!
今日的汴梁城暗流湧動。
由兩個少年親手炮製的一場輿論戰,正在悄無聲息地席捲汴梁。
州橋下,一處小攤,幾個閒漢正在小聲聊天。
“聽說了嗎?過幾日就是大朝會了,有些小國使臣前幾日就到了……”
“大朝會不是每年都有嗎?這有甚稀奇的?”
“難道你沒聽說昨日?……”
他們越是裝作小聲謹慎的模樣,周圍人的目光就越發無法自拔。
“昨日怎麼了?”
“聽說昨日遼國使者在開封府門前殺了人……”
“真的假的?”
“這還有啥真假!肇事者現在還在開封府監牢裡鎖著呢!”
不多時,小攤周圍就坐滿了人。
其中一人忽然提出了不同的版本。
“可我怎麼聽說,是遼人買東西不給錢,還出手打了買東西的小販,而且下手狠辣,腿都折了……”
“對對對!某也挺說了……”又有一人激動接話道:“說是後來有一人正巧帶著家丁經過,遂路見不平從遼人手裡救下了那個小販。”
“還不止呢!還有商郡王府的小公爺也參與了!別看小公爺年紀小,卻也不怕那遼人,當即上前喝止,還因此被誤傷了胳膊!”
“可不是!而且某還聽說,那位路見不平的好漢就是秦記的掌櫃秦為秦員外!”
“是嗎?!看不來,這少年倒是個有血性的!”
“可不是!聽說秦員外當時說了,我大宋雖熱情好客,但若是有誰想要欺辱我大宋百姓,辱罵我大宋皇家,他第一個不答應!”
“遼使罵了陛下?”
“這……”
同一時間。
同樣的劇情。
正上演在汴梁城各個大街小巷,版本繁多且聲情並茂,甚至有好事者還因此作詩一首,被人廣為傳頌。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